中交系地產整合迷局:中房股份出局中交地產上位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交集團有意打造屬于自己的房地產品牌,而非沿用中房這一房地產品牌。而這也更加凸顯了中房地產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交集團)吞并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中交集團有意打造屬于自己的房地產品牌,而非沿用“中房”這一房地產品牌。而這也更加凸顯了中房地產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交集團”)“吞并”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下稱“中房集團”)逾兩年,旗下地產業務的整合卻一直似霧里看花。近日,中房集團宣布退出中房股份,顯示整合的步伐正在加速,但整合的方向仍不甚明朗。
1月8日及1月22日,中房股份連發兩則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東中房集團擬協議轉讓所持中房股份的全部股權,目前正尋找受讓方。
作為中交集團子公司的中房集團,做出“拋棄”中房股份這一資本運作平臺的決定并不出乎外界意料。目前,中房集團不僅是中房股份的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中房地產,此次轉讓所持有中房股份的全部股權,旨在兌現重組中房地產時的承諾,解決中房股份與中房地產之間存在已久的同業競爭的矛盾。
然而,在中房集團“拋棄”中房股份已成定局之際,中房地產并未就此如愿“上位”。
在并入中交集團之前,中房集團曾承諾以中房地產作為其唯一資本運作平臺,保證將其擁有的眾多房地產控股公司和優質項目注入中房地產。但2010年8月,中房集團被并入中交集團,令中房集團當初對中房地產的承諾途中生變。
2011年3月,中交集團整合中房集團旗下若干子公司注資50億成立了與中房集團平行的二級公司——中交地產有限公司(下稱“中交地產”)。此舉顯示,中交集團有意打造全新的、獨立于中房集團體系外的地產平臺,而對于是否還會向中房地產注資則暫無說法。
中房股份出局
2007年,中房集團重組ST重實(中房地產前身)從而入主中房地產,成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整合大戲的開端,中房集團也在此后擁有了中房股份和中房地產兩家上市公司平臺。
中房集團曾承諾用兩至三年的時間通過調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布局或其他整合方式徹底解決中房股份與中房地產同業競爭的問題。
由于中房集團在房地產主營業務之外,還有相關物業類資產的經營管理和城市市政建設的主營業務,中房集團一度考慮以一家上市公司作為相關的物業類資產的經營管理和城市市政建設的上市載體,以另一家上市公司作為集團未來房地產主營業務的發展平臺同時擁有兩家上市公司,或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通過換股等模式完成一家上市公司對另一家上市公司的并購等方式徹底解決兩家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
但在中房集團2009年上半年啟動的解決中房地產與中房股份同業競爭的程序中,則試圖通過地域的劃分解決同業競爭的難題。中房集團當時向中房地產做出承諾,中房集團控制的其他企業將通過轉讓股權等方式逐步退出中房地產開展地產業務的城市或地區,這些城市及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廣西、陜西、湖南、湖北等地。
然而,2010年8月,國資委宣布以無償行政劃撥的方式把中房集團整體并入中交集團,令上述計劃再生變數。直至今年初,中房股份的公告顯示,中房集團最終選擇通過放棄中房股份、保留中房地產的方式,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
中房地產被邊緣化
然而,這一原本對中房地產利好的消息,卻因為中交地產的出現變得暗淡無光。
2011年3月,即中房集團并入中交集團次年,中交集團整合中房集團旗下若干子公司注資50億成立了與中房集團平行的二級公司——中交地產,中交集團將中交地產定位于“統籌管理中交集團房地產板塊業務發展”。此舉也顯示,中交集團有意打造全新的、獨立于中房集團體系外的地產平臺。
而中交集團對于如何定位中房地產則并無明確說法。有媒體報道曾指出,中交集團有意將從中房集團中剝離的地產項目放在中交地產下面運行一段時間,看項目運行情況再決定是否注入上市公司。
記者昨日向中房地產相關人士查詢,中交集團是否有計劃向中房地產注入資產,但截至發稿時為止未獲回復。就在過去一年內,中房地產未獲任何新增土地儲備,中交集團向其注入資產的計劃也杳無音訊,中房地產近期公告稱,計劃與中國路橋、中房集團共同投資設立項目公司,顯示公司決定依靠合作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走拿地開發項目的路線。
反觀中交地產,在整合了部分中房集團資產后,目前在四川、浙江、遼寧、天津、湖北、廣西等地均有開發項目。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中交集團有意打造屬于自己的房地產品牌,而非沿用“中房”這一房地產品牌。而這也更加凸顯了中房地產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
去年11月中交地產發出過一則公司新聞,該新聞透露,中交地產董事長、總經理周靜波,總會計師薛四敏一行曾赴港分別與摩根士丹利、凱雷投資集團、安祖高頓亞洲有限公司、富瑞金融集團和鼎暉投資的高管進行了座談交流。
記者就此詢問中交地產方面,是否正在籌劃香港上市,中交地產相關人士表示尚未收到這方面的訊息,但中交集團有意做大中交地產的意圖卻顯而易見。
有港股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如果從融資角度出發,香港上市比向A股上市公司注入資產更有優勢,不過具體如何操作,還取決于中交集團未來對中房地產與中交地產這兩個平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