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的盛宴與剩宴
來源:證券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邊是多番爭搶的盛宴,一邊是乏人問津的剩宴,在寂寥與喧囂的交織中,2012年土地市場宣告收官。未來十年城鎮化加速發展的規劃,讓2013年的土地市場開始摩拳擦掌。然而,城鎮化的完善不是房地…
一邊是多番爭搶的“盛宴”,一邊是乏人問津的“剩宴”,在寂寥與喧囂的交織中,2012年土地市場宣告收官。未來十年城鎮化加速發展的規劃,讓2013年的土地市場開始“摩拳擦掌”。
然而,城鎮化的完善不是房地產騰飛的基石。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重申,推進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在于提高城鎮化質量。
在此前提下,三四線城市擺在眼前的土地“剩宴”警示不可輕視。
1月8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2年土地市場報告稱,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近2萬億元,同比減少12.6%。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為1.3萬億元,同比減少14.3%。上述報告統計顯示,全國住宅用地出讓金總額前三位均為二線城市,分別是武漢、重慶、成都,其中武漢、成都出讓金同比增長幅度均超過50%。
一線城市由于可出讓土地面積的減少,其在全國土地出讓金中所占比重正逐年下降。在上述統計的300個城市中,上海、北京分列第4、7位,同比降幅分別為27%、20%,而廣州、深圳全年住宅用地出讓金僅列第23、39位。與此同時,部分三四線城市近年來土地累計成交量消化時間過長、供應量遠超當地人口、經濟和市場規模的承載能力。以南通市為例,近四年土地累計成交量超過7500萬平方米,消化時間接近15年。
雖然已經明確城鎮化接下來的重點是人口的城鎮化,但是房地產的發展卻依舊緊拽“城鎮化”概念。從房地產企業在土地市場的布局來看,雖然近幾年加快了邁向三四線城市的腳步,但總體上依舊比較謹慎。
城鎮化的發展需要房地產的支持,但中國目前的城鎮化發展是人口城鎮化速度落后于城市建設速度。反過來說,就是土地的城市化走在了人口城市化前面,“城市農民”正是這種不平衡的發展造成的后果。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是將這些“城市農民”徹底“城市化”,讓其成為城市的一份子。
人口城鎮化的推進對于地方政府是個不小的考驗,一方面,土地出讓金收入依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土地快速城市化透支了未來的地方財政收入,追加土地城市化只會造成“空城”現象的出現。
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地方政府一方面應看到土地“剩宴”的警示,放緩土地城鎮化腳步,另一方面,拓展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來源。如此,方能在提高城鎮化質量的同時不造成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