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年末“翹尾” 難掩全年收入下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2012年底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急速升溫,頻現地王,但土地市場的翹尾行情,仍難掩蓋一線城市全年土地出讓金下降的事實。2012年底土地市場的熱鬧程度毫不遜色于樓市最為火爆的2010年。近日,…
盡管2012年底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急速升溫,頻現地王,但土地市場的“翹尾”行情,仍難掩蓋一線城市全年土地出讓金下降的事實。
2012年底土地市場的熱鬧程度毫不遜色于樓市最為火爆的2010年。
近日,在萬科聯合首開高價拿下北京一地塊后,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忍不住在其微博上“調侃”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毛大慶:“毛總再一次用貴于面包的價格購買了面粉。是瘋了,還是餓的?或再一次推高北京的房價。”
盡管2012年底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急速升溫,頻現地王,但土地市場的“翹尾”行情,仍難掩蓋一線城市全年土地出讓金下降的事實。
據相關機構統計,2012年1月至12月26日,上海市共成交經營性用地135幅,成交面積約490萬平方米,出讓金額719億元,分別較2011年同期減少20.5%、24.3%和19.1%。北京2012年前11月的土地出讓收入更是創下2009年來的新低。
收入仍處歷史低位
從年初“極寒”到年中升溫,再到年底“翹尾”,2012年國內主要城市土地市場走出的上揚曲線異常明顯。
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2年1~11月,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十大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3574億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37%。目前,雖然土地出讓金仍處于歷史低位,但同比降幅已連續9個月收窄。
數據顯示,2011年1~11月,十大典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為5728億元,2010年同期為6541億元,2009年同期則為4091億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吳曉君預計,2012年全年十大典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約有三成的降幅。
在被視為樓市“風向標”的上海,2012年底土地出讓金收入已經連續多月突破100億元。據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研究部統計,2012年1月至12月26日,上海市共成交經營性用地135幅,成交面積約490萬平方米,出讓金額719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20.5%、24.3%和19.1%。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認為,2012年初市場的低迷是整年成交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據統計,2012年下半年土地出讓面積約361萬平方米,占全年總量的73%,出讓金額合計達601億元,占比為84%。
北京土地市場2012年年底也出現了明顯的“翹尾”行情。不過,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信息統計,2012年1~11月,北京已成交139宗土地,出讓金合計僅為571.6億元,和2011年同期920.7億元相比,2012年1~11月北京土地出讓金下降約38%。2009年、2010年同期數字分別是640億元、1075.3億元。
在備受關注的居住用地方面,截至2012年11月底,北京當年宅地成交31宗,土地出讓金365.7億元。2012年宅地成交宗數比2011年同期的50宗少了近40%。3月、5月、8月、10月,四度出現宅地單月零成交。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2012年上半年受市場預期尚未明朗、房企資金還在改善的影響,北京宅地供應較少;下半年則又在“十八大”前夕暫停了多宗地塊出讓,使全年土地供應節奏很不均衡,最終影響了土地出讓金收入。
回暖加速
據統計,2012年11月,十個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663億元,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0.4%。從2010年12月達到近5年來最高值后,土地出讓金收入開始進入波浪式下行通道,在2012年5月份降至歷史最低點后,出現緩慢爬升的態勢,2012年11月環比增長超過兩成,創下近16個月新高。
在出讓金收入緩慢上漲的同時,土地出讓的均價仍在上升。2012年11月,1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2580元/平方米,環比增長18%,比上年同期增長10.1%,持續同比正增長,均價創下22個月新高。
2012年1~11月,上海市土地成交均價為2105元/平方米,較1~10月份上升10.6%;同比下降22.3%,較1~10月份同比降幅縮小6.8個百分點,土地價格自6月以來已連續六個月上升。
在2012年11月27日到12月26日之間的一個月里,有8個城市的地王紀錄被刷新。2012年12月26日,上港集團聯合方興地產以56.8億元的價格拿下上海虹口海門路55號商辦地塊。56.8億元的成交總價不僅是上海2012年的總價地王,也超過南京下關濱江地塊,一舉刷新了2012年全國最貴地塊紀錄。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暖冬”與“翹尾”行情局面的出現,導致開發商的資金面不再緊張,對于企業來講,尤其是具有龐大資金實力的龍頭企業與央企地產企業來講,勢必會考慮增加土地儲備,積極拿地“換倉”謀求下一輪的市場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