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蘇醒樓市轉向 調控大棒箭在弦上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媒體報道,此刻的北京,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不過,比天氣更熱的,是房地產市場。兩天前,北京新一代地王正式登基,4.15萬元每平米的樓面價,刷新了北京單價地王的紀錄。這個地王的誕生…
據媒體報道,此刻的北京,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不過,比天氣更熱的,是房地產市場。兩天前,北京新一代地王正式登基,4.15萬元每平米的樓面價,刷新了北京單價地王的紀錄。
這個“地王”的誕生過程并不輕松。一周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提及調控不放松,其后,新華網人民日報連續刊發評論點名給“地王”潑冷水,呼吁央企要帶頭維護樓市的健康發展,以至于保利等地產商再三權衡之后,臨陣退標。不過,管理層的各種明示暗示,并沒有影響到“地王”的順產,在經歷了46輪激烈的爭奪之后,中赫置地,這個曾經開發過北京最貴樓盤的神秘開發商,最終勝出。
盡管高調拿了地王,但面對媒體,中赫置地還是刻意的保持了低調。其公司CEO孫鵬在接受媒體追訪時,輕描淡寫的表示,中赫置地在萬柳項目上“只會追求合理利潤”。
什么叫“合理的利潤”?一個樓面價4.15萬的項目,加上“合理的利潤”之后,又會有多少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萬柳地塊周邊的二手房價達到了8萬每平米,中赫置地位于北京市玉淵潭公園旁的釣魚臺7號項目,曾經的均價達到了30萬每平米。經“地王”這么一折騰,地王周邊的房價一夜間,都漲了好幾千。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就此表示,面粉價格漲了,面包價格能不漲嗎?萬柳地王,成為一個新拐點:房價止跌向上,地價止跌開漲,樓市成交量放大。唉,是好是壞,天知道!
的確如陳云峰所言,樓市復蘇的跡象似乎越來越明顯。自二季度以來,全國各地的樓市成交量大漲,全國主要54個城市的商品房簽約量,連續9周突破5萬套,相比去年已經增長了數倍。價格方面,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一二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的房價,更是在央行的降息聲中穩步攀升。根據最新的數據,招保萬金四大房企上半年的銷量已經完成了全年目標的四成。四成聽起來不多,但是要知道,有兩成都是通過6月份搶回來的,前三個月四大房企簡直都在喝西北風。
這里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前不久巴薩球星凱塔,轉會了我國中超球隊大連阿爾濱。來了之后,新東家為了表示自己的地主之誼,給凱塔安排了一處位于大連星海廣場附近的高檔寓所,套間的面積為300平方米。不過在看到了房子后,凱塔并不滿意,說在巴薩的房子面積是1600平方米,并且附帶游泳池,你們應該給我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這時候,阿爾濱的工作人員就問他,你在巴薩的時候,房子多少錢一平米,凱塔的經紀人說,4000人民幣。1600平方米也就840萬人民幣。這時,阿爾濱的工作人員就說,你知道嗎,你住的這個寓所均價3萬,300平米就是900萬,比你巴薩的1600平米還要貴。這個時候的凱塔,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樓市調控的關鍵之一,是要抑制住投資客的投資沖動。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們通過史上最嚴的調控措施等政策組合拳,成功的扼殺了這股沖動。但是近期地王的頻出,以及部分地區重現“日光盤”的現象,又重新點燃了樓市投資客的激情,如果放任這種心理作用而不加以干預或者是引導的話,千辛萬苦獲得的調控成功,很容易毀于一旦。
我們都知道,政策的實施都具有連續性,央行在經過了2次降息之后,已經步入一個降息通道。盡管央行不斷重申會采取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面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形勢,相對寬松的貨幣和信貸政策,必是首選。對于開發商而言,在熬過了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這個寒冬之后,將迎來一個難得的喘息期。
“地王”的出現,是地產商重振旗鼓,準備再度崛起的標志性事件,相信管理層也已經在密切關注“地王現象”帶來的各種輿論反應,這段觀察期也就是政策敏感期,也難怪拿下地王的中赫置地CEO孫鵬會如此低調。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產商的試探,與管理層的底線在不斷的博弈。一旦再出現一個上海地王、深圳地王,調控大棒必定揮向剛剛喘了口氣的地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