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進礦渣粉生產線在鲅魚圈達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3日,鞍鋼鲅魚圈210萬噸礦渣粉工程1號礦渣粉生產線以每小時100噸的產量順利達產,此舉標志著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礦渣粉生產線在渤海灣鲅魚圈正式進入生產階段,成為鞍鋼發展循環經濟…
6月3日,鞍鋼鲅魚圈210萬噸礦渣粉工程1號礦渣粉生產線以每小時100噸的產量順利達產,此舉標志著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礦渣粉生產線在渤海灣鲅魚圈正式進入生產階段,成為鞍鋼發展循環經濟和非鋼產業取得的又一實質性成果,為鞍鋼應對鋼市“寒冬”增添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礦渣粉是水泥和混凝土的優質混合和摻和材料,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建材產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鞍鋼鲅魚圈210萬噸礦渣粉工程包括3條設計能力均為70萬噸/年的礦渣粉生產線。該工程的主體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是從德國引進的,是目前國際上規模較大、技術最先進的立式輥磨系統,其他在線設備和公輔配套設備由鞍鋼自行制造。建設中,鞍鋼不斷技術創新,優化工藝技術,自主研發外循環除鐵系統,水渣中2%。的鐵珠可成功回收,僅此一項每年可以為企業創造1000萬元的效益,實現了回收鐵資源與提高礦渣微粉質量的雙豐收。
據了解,此項工程從去年4月28日開始實施,鞍鋼技術改造部、礦渣開發公司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將技術改造部的工程管理優勢與礦渣開發公司的工藝業務優勢有效結合在一起,使工程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施工順序,同時創造性地使用鋼尾渣用于道路和場地的建設,并結合現場條件改變原有地基處理方案,為企業節省資金2000多萬元。
該項目1號生產線于今年4月28日單機試車,5月30日熱負荷試車,僅用5天的時間就以每小時100噸的產量實現達產,產品各項指標符合要求。2、3號生產線目前進入了單機試車階段,不久將相繼投產。據礦渣開發公司負責人介紹,未來這個公司將不斷擴大礦渣粉生產規模,實現具備年產近400萬噸能力,成為國內最大的礦渣粉生產基地,將掌控市場絕對話語權。
業內人士稱,此項工程可將鲅魚圈鋼鐵分公司生產的高爐水渣轉變為高附加值產品的礦渣粉,一方面拓展了鞍鋼非鋼產業創效渠道,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清潔生產,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