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鋼煉鐵部多方優化降低生鐵成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河北鋼鐵集團邯鋼煉鐵部堅持指標以降本為優的工作思路,從優化原料結構、上料流程、煤種混噴比例等方面加強平衡調整,進一步改善高爐技術經濟指標,大力降本增效,努力實現噸鐵成本2700元以下…
該部借助公司保鐵攻關措施,在焦炭質量和上料流程逐步改善的條件下,強化自身對外部生產條件變化的適應能力,全力改善高爐技術經濟指標。4座高爐嚴格推行低硅冶煉,遵守低硅不低熱原則,降硅到0.4%以下;提高風溫使用水平,充分發揮熱風爐能力,保證風溫大于1200攝氏度;按爐腹煤氣量、標準風速進行下部調劑,提高鼓風動能,保證煤氣分布合理,提高煤氣利用效率到48%以上。下一步,該部將通過調整將煤比提高到150公斤以上、焦比降至320公斤以下,使噸鐵成本再降低10元。
針對原料價格和資源量變化,該部配合生產制造部適時調整優化混勻料結構,降低混勻料成本。在前期經過4次混勻料結構調整后,該部每噸混勻料成本累計降低了10元。目前,第5次調整方案已經確定并開始實施,即用低品位高硅的南非粉全部替代高價高品位的南非粉,將邯邢精粉由7%降至5%。針對本地精粉價格前漲后跌的市場趨勢,將配加量由減改增,從9%提高到16%,降低相對高價的麥克和揚迪,同時首次嘗試在混勻料中配加劣質低價的印尼粉。通過以上優化措施,可使低價料增配11%,每噸原料成本降低12.1元,月降成本850萬元。
該部以優化物料流程,降低原燃料損耗和倒運費用,力爭焦粉率降低2個百分點,鐵水成本噸鐵降低7元。加強輔助料場卸車工作,按攻關會既定措施保證一天七勾車皮的卸車任務,實現外進焦全部在輔助料場卸車,將二次倒運由12%降到8.7%,月降成本118萬元。優化運焦流程,在5Z轉運站安裝自動料位控制系統,嚴格控制中心倉及各高爐料倉料位,減小供給5號、7號高爐的焦炭落差;改造新P3皮帶,使自產焦到8號高爐減少兩個漏斗,落差減小8米。5Z和新P3皮帶的投運,既優化上焦流程,又可降低焦炭摔打程度,可以提高焦炭料度0.5毫米,降低焦粉率1個百分點以上,生鐵成本噸鐵可降低3元。同時內部優化燒結流程,采用燒結礦全部直過高爐,減少落差和摔打,降低鋪底料粒級,進一步改善燒結礦粒度組成。
該部動態調整煙煤比例,原料科每天向煤粉車間通報當天進煤品種、煤種揮發份范圍以及進煤量,靈活調配煙煤比例,同時適時調整增加65噸中速磨產量。目前,能磨混合煤的65噸中速磨,除去必要的檢修,作業率已經達到100%,煙煤比保持在40%左右。該部正在積極謀劃方案,增加可磨性好的煤粉資源,努力將煙煤比再提高5個百分點、使噸鐵成本再降低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