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增長出現區域差異 中西部潛力逐步凸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記者搜集整理全國31個省區的兩會報告發現,盡管中央及地方在擴內需戰略上的調門都很高,但實際上,2011年各地消費增速目標與“十一五”一樣,仍然在17%左右徘徊,這意味著消費行業短期內難有…
記者搜集整理全國31個省區的兩會報告發現,盡管中央及地方在擴內需戰略上的調門都很高,但實際上,2011年各地消費增速目標與“十一五”一樣,仍然在17%左右徘徊,這意味著消費行業短期內難有高速增長的機會。統計顯示,盡管全國消費增長情況可能依然保持穩定,但是區域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中西部地區的潛力正在逐步凸顯。
消費高速增長為時尚早
記者搜集整理了2010和2011年全國兩會報告,以及全國31個省區過去五年的詳細經濟數據,在梳理資料中發現,在整個“十一五”期間,31個省區的官方預期消費增速與年末的實際消費增速均高度吻合,一直穩定在17%左右,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
以去年為例,根據統計局已經公布的數據,2010年全國實際消費增速為18.4%,而在2010年初,各地兩會報告中對全年消費增速的預期目標也是這一水平。
這意味著2011年的實際消費增速可能依然與地方政府的預期目標接近,而地方政府對2011年的消費目標較2010年初的目標相比沒有較大提升。
在31個省區中,14個省區的預期消費增速目標與2010年初目標持平,6個省區沒有公布預期消費增速目標,還有一個省份對2011年的消費增速目標較2010年初目標相比有所降低,在預計2011年消費增速更快的10個省市中,最樂觀的省份也只上調了兩個百分點。
至于“十二五”期間的消費增速,只有河北、云南、內蒙古、遼寧、甘肅和重慶等六省區公布了未來五年的消費增速預期,而且仍然是圍繞著17%在做文章。
而其他25個省區都沒有對消費增速設定硬性約束指標,只是含糊地表示會加大力度鼓勵消費。這說明未來五年消費增長的前景可能并不如想像得那樣樂觀。
實際上,統計局最新公布的1-2月消費數據已經印證“消費快速增長為時尚早”的判斷。最新數據顯示,1-2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8%,比2010年12月份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11.6%,增速下滑更加明顯。
中西部潛力不容忽視
記者對比各地兩會報告發現,盡管全國消費增長情況可能依然保持穩定,但是區域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中西部地區的潛力正在逐步凸顯。
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消費增速最高的并不是東部經濟發達省份,而是云南、海南、貴州、湖北、江西這些中部或西部省份。
而對于2011年的消費目標,河北、云南、海南、安徽、西藏、重慶的增長目標均在18%,陜西甚至將增長目標定為19%。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上述中西部省份的消費潛力更大。
這一點不難理解。首先,中西部省市的人均收入增長最明顯。記者對比各地兩會報告發現,消費增速目標最快的兩個地區同時也是人均收入增長最快的地區。重慶市和陜西省2011年的人均收入增長目標是15%和14.5%,遠遠高于其他省市10%左右的目標。
其次,中西部地區的需求潛力最大。以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三分之一的汽車消費為例,盡管以北京為首的一線城市紛紛出臺治堵措施,當地的汽車消費受到較大打擊,但是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說,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待開發。某輕卡生產企業的銷售人士表示,未來幾年,西部農村市場的需求將逐步釋放出來。
除汽車外,家電是拉動中西部消費增長的另外一個亮點。長期以來,東部城市與西部農村在家電消費上的差距相當大。“十一五”期間,近40%的城鎮居民消費了超過70%的家電;但在廣闊的農村地區,人口總量幾乎是城鎮的1.2倍,總消費額卻僅為城鎮居民的1/3,未來家電進一步普及的空間仍然廣闊。
某空調公司的地區銷售經理表示,在公司2011年的考核指標中,中西部省市的銷售任務普遍更重一些。
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將出臺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