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大省山西為保護環境犧牲千億GDP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2006年至2010年間,中國能源大省、污染大省山西省嚴查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對污染企業實施取締關停,為此犧牲GDP1000多億元。 山西是中國最大的煤炭生產省之一,經濟結構嚴重依賴煤炭和煤炭的…
從2006年至2010年間,中國能源大省、污染大省山西省嚴查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對污染企業實施取締關停,為此犧牲GDP1000多億元。
山西是中國最大的煤炭生產省之一,經濟結構嚴重依賴煤炭和煤炭的燃燒。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煤炭資源大規模的無序開采,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帶來了空氣質量惡化、河水斷流、植被破壞等一系列后果。
從2006年前后開始,山西省提出“不要污染的GDP”,開始大規模治理污染。
山西省為此采取了區域限批、藍天碧水工程、植樹造林恢復生態、環保問責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對空氣污染、水污染進行全面的治理,堅決查處、取締、關停重污染企業。
據山西省環境監察總隊統計,2006年至2010年,山西累計出動執法人員約48萬余人次,檢查工業企業約13.6萬余家次,查處典型環境違法案件10191件,關閉污染企業7839家,停產治理污染企業2385家,丟掉污染GDP1000億余元人民幣。
過去5年山西省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十一五”,山西省污染減排指標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山西省的指標;10個省轄市達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納入國家考核的5個重點城市全部摘掉了環境空氣污染的“黑帽子”,全國113個重點城市考核中,倒數22名內已沒有山西省的城市;汾河上游水質20年首次達到了Ⅰ類水質標準。
盡管環保舉得較大成就,但由于煤炭為主的能源、產業結構沒有發生改變,未來幾年山西省的環境保護仍任重道遠。山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劉大山表示,近幾年山西省環保“局部有所改善,總體尚未遏制”,今后仍面臨很大壓力。
來源:新華網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廣深將“如期”公布房價調控目標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