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初顯成效 緊縮力度或微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鑒于今年前兩個月的實體經濟數據已經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未來監管層或在堅持原有緊縮立場上有所微調。 本周值得關注的經濟數據是3月份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由于2月份該項數據受春節因素…
鑒于今年前兩個月的實體經濟數據已經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未來監管層或在堅持原有緊縮立場上有所微調。
本周值得關注的經濟數據是3月份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由于2月份該項數據受春節因素影響而偏低,因此市場普遍預期3月份PMI將有所提高。不過,鑒于今年前兩個月的實體經濟數據已經顯示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未來監管層或在堅持原有緊縮立場上有所微調。
來自西班牙對外銀行新興市場研究部的預測顯示,3月份的PMI將達到55.5,較上個月的52.2有所上升。該行認為,這顯示實體經濟仍保持強勁勢頭,如果PMI指數超過預期,可能增加市場對于進一步調控的預期。
然而今年以來市場對于調控嚴厲程度預期已經十分充分,近期反而有的機構看到前期緊縮政策已經見到成效。“我們認為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在緊縮政策的作用下已開始降溫。”高盛高華近期的一份報告如此表示。
一些非貨幣的因素也多少幫助高速疾馳的經濟列車稍稍放緩。比如對私家車的限制,以及沿海城市的民工荒等。
高盛高華在上述報告中寫道,鑒于未來幾個月CPI同比增幅可能仍處高位,決策者可能保持緊縮的政策立場。不過,考慮到過度收緊的風險和外需的不確定性,決策者可能會降低貨幣緊縮政策的力度和頻率,放松對財政和投資政策的嚴格控制,同時維持對購房購車的限制。如果3~4月份數據顯示總需求進一步放緩的話,這種推測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更大。
但需要強調的是,緊縮政策的大前提不會有任何改變。各家機構較為普遍的觀點是今年還將有總計100到200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以及兩次各25個基點的加息舉措。
回到市場方面,本周將有8只新股申購,創業板與中小板新股各占一半,發行節奏較此前一周有較大提升。其中創業板4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約60倍。
在解禁方面,本周兩市共有34家公司共計22.37億解禁股上市流通,其中滬市16.90億股,深市5.47億股;以3月25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為321.62億元,其中滬市14家公司為187.46億元,深市20家公司為134.16億元。統計數據還顯示,本周解禁的34家公司中,3月28日12家上市公司合計解禁市值為146.67億元,占到下周解禁市值的45.61%,解禁壓力集中。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羅杰斯:看好人民幣未來30年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