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堅持穩中求進
來源:經濟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務重大而艱巨。剛剛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要著…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務重大而艱巨。
剛剛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
要著力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力求取得突破,帶動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形成改革推動發展、發展為改革創造條件的新局面。
首先,要圍繞推進經濟轉型深化改革。要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推進土地、勞動力、資金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破除原有發展方式賴以存在的體制基礎,促進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為主轉向創新驅動為主的新軌道。
其次,要圍繞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發揮國有企業在促進產業升級、參與國際競爭、提升綜合國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形障礙,打破事實上存在的“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再次,要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加快就業、醫療、教育、社保等領域的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建設公共服務體系,使廣大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分享改革成果。
最后,要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改革。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以更好地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環境污染代價和生產安全成本。健全生態補償制度,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
總之,在經濟工作中,我們既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也要把握大局、扎實推進深化改革,堅持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戰略上要勇于進取,戰術上則要穩扎穩打,避免在時機尚不成熟、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一哄而上,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力爭最大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