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四萬億”能否引發新一輪牛市存爭議
來源:證券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受四川、福建等地的地方版“四萬億”投資利好消息推出的影響,即使在大盤回調之際,兩地基建股都出現了大幅的上漲,無疑成為本地基建股上漲的催化劑。但是,這顯然遜色于2008年“四萬億”刺激…
受四川、福建等地的地方版“四萬億”投資利好消息推出的影響,即使在大盤回調之際,兩地基建股都出現了大幅的上漲,無疑成為本地基建股上漲的催化劑。但是,這顯然遜色于2008年“四萬億”刺激政策推出后引發滬指單日7%的飆升,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
四川和福建各推出的接近“四萬億”投資計劃,給證券市場帶來了騷動,四川和福建兩地的基金股都出現了強勁漲停,也引發市場對股市會由于這些地方經濟刺激而重新回到牛市的猜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對記者表示,目前并不具備出現小牛市的基礎,當前形勢并不明朗,資本市場的改革還需進一步跟進。
前瑞士蘇黎世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劉志勤則有不同觀點,他認為,當前股市仍處于回調狀態,主要是市場仍在評估中,為尋找一個突破口,未來小牛市出現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只是時機上還尚待觀察。
對“四萬億”投資,許多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為了刺激經濟,2008年11月,國務院正式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方案,股市很快跳空上漲,隨后一路震蕩上行至3500點。水泥、機械(行情專區)和鐵路三大板塊是當年行情的急先鋒。正是在上述三大急先鋒板塊的帶動下,市場盤面被全面激活,人氣被有效帶動起來。
“從行情的發動來看,當時的氣勢比現在要強得多。”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2008年11月10日,政策宣布當天,上證指數漲幅達到7.27%,讓人感到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開始托市了。”“四萬億”的政策,穩住了市場,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
劉志勤表示,2008年的“四萬億”更多的是為了穩定市場信心,而此次的投資更多的是為了穩市場,穩增長,兩者其實大同小異。
但是,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并認為未來國資所占投資的比重會下降。
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在公開媒體上表示,這次地方政府提出的投資規模計劃,更多是根據自身項目投資規模的最大值來計算,包含了大量的招商引資的預期規模。“從一般經驗來看,在地方政府的招商會上,簽約額要遠高過實際最終的投資額。還有,地方政府的投資規模主要是以社會投資為主,而非政府主導的投資。未來政府所占投資的比重必然還會下降。”
因此,對地方版的“四萬億”,還要進一步觀察實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