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啟動“十三五” 規劃編制21項課題“外包”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環保部將按照“開門編規劃”的原則,向全社會公開選聘承擔單位,負責“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21項課題研究任務!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8月27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這些課題由環保部規劃財務司…
環保部將按照“開門編規劃”的原則,向全社會公開選聘承擔單位,負責“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21項課題研究任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8月27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這些課題由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和環境規劃院篩選,將邀請在我國境內注冊、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或事業單位單獨或聯合申報,共同參與重大問題研究。
根據規劃編制時間表,這些研究成果將在2013年12月底前中期匯報、提交初稿,2014年4月底提交正式報告,為“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提供支持和建議。
《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部分重點問題研究課題公開選聘承擔單位指南》(下稱《指南》)稱,本次公開選聘課題是國家財政預算項目,申報單位須設立課題專門財務賬目,專款專用,實行單獨管理,單獨核算,嚴格按照國家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的有關要求執行。經記者查詢,21項課題擬支持經費在8萬元至24萬元不等。
《指南》介紹,21項課題包括: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展及環境規劃評估方法研究;國際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環境保護動態及需關注的重大問題;公眾關注的環境重點、熱點問題調查;2016~2030年主要經濟社會與資源能源指標預測研究;國家中長期環境經濟預測模擬系統拓展開發;環境對食品(行情專區)安全形勢的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城鎮化發展形勢與城市規劃、環境規劃的空間銜接研究;土地資源開發形勢與土地規劃、環境規劃的空間銜接研究。
記者注意到,這些課題還涉及公眾更為關注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指標研究;“十三五”土壤環境保護目標指標研究;我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PM2.5指標達標的分析與路徑研究;典型水環境單元污染防治方案編制的關鍵技術研究等。
在區域環境問題研究方面,包括我國周邊跨界空氣污染形勢與國內污染時空格局比較分析;東部省份產業升級路徑與環境政策研究等。
此外,還包括環保投融資模式與政策創新案例研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思路與重點案例研究;以環境質量為核心的政府環境責任考核研究;基于資源消耗、環境損害和生態效益的綠色發展評價方法及實證研究;企業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研究;城市環境總體規劃制圖規范研究;我國核能發展形勢趨勢判斷及重大核安全問題研究等。
對于土壤環境保護目標指標的研究,環保部表示,開展3個以上國外發達國家土壤環境保護指標體系及實施效果分析,分析與我國土壤環境保護工作的適用性。設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長期土壤環境保護的目標、指標體系。開展“十三五”土壤環境指標體系評價方式、考核統計方式、目標可達性等研究。
對于城市環境空氣質量PM2.5指標達標的研究,環保部表示,分析我國整體及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PM2.5質量濃度變化趨勢,分析空間分布特征。從國家層面推動城市空氣質量PM2.5指標達標的路線圖和政策制度安排。
環保部表示,為能使規劃重點問題研究成果能與實際相結合,鼓勵具有地方環境規劃實踐、前期研究積累的省級環境規劃院等單位申報,鼓勵技術單位和試點省市聯合申報(試點省市的選擇、確定應與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協商)。聯合申報單位必須提供課題實施的管理模式,簽訂共同申請協議,明確規定各自所承擔的工作和責任。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非公企業做大做強空間廣闊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