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攪動日本股市的“黑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誰是攪動日本股市的“黑手”?對于日本記者拋出的這個問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金融大臣麻生太郎28日歸咎于證券交易所引進的“高速交易系統”。真是這一“系統”惹的禍?以23日日經股指暴跌1…
誰是攪動日本股市的“黑手”?對于日本記者拋出的這個問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金融大臣麻生太郎28日歸咎于證券交易所引進的“高速交易系統”。真是這一“系統”惹的禍?
以23日日經股指暴跌1143點為肇始,日本股市連續數個交易日大幅波動,24日日經股指震蕩幅度再次超過1000點,本周一(27日)日經股指大跌469點,創今年年初以來第二大跌幅。28日,日經股指先挫后揚,振幅超過400點。
沒有永遠上漲的股市,這是市場鐵律,日本股市也不例外。稍顯例外的是,在“安倍經濟學”誕生以來日本股市這一輪暴漲暴跌中,唱主角的并非日本股民和機構投資者,而是以美國對沖基金為代表的海外投機資金。
市場人士的這一看法有數據佐證。自去年11月中旬至本輪暴跌千點前的5月22日,日經股指短短半年上漲80%。同期,境外投資者在日本股市的凈買入金額近10萬億日元,其中六成被認為來自美國等境外對沖基金。
東京證券交易所每周公布的交易數據顯示,2012年10月至今年5月,境外投資者在日本股市連續7個月凈買入。其中,4月份凈買入金額為2.6827萬億日元,創單月凈買入新高。5月22日暴跌前兩周,海外投資者凈買入金額分別為6296億日元和7271億日元。
相比之下,日本國內機構投資者其實謹慎地近乎保守。東證交易所5月23日數據顯示,5月第三周(13日-17日)日本金融和保險(行情專區)機構凈賣出金額3293億日元,連續27周凈賣出。
顯然,境外投資者是推高日本股市的主力。另一個有說服力的數據是,日本股市每天的交易額中,境外投資者約占六成。
對于23日以來的大跌,日本市場人士的主流看法是,5月份是大多數美國對沖基金的決算月,一直以來,買入日股、賣出日元的對沖基金為鎖定獲利,轉而賣出日股、買入日元。證據之一是,在日本的六家主要外國證券公司的交易動向顯示,23日、24日出現大量股指期貨拋盤。而此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發言、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日本長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超過1%等所謂“利空”消息,無非是對沖基金一直伺機等待的拋售誘因。其他一些機構和個人投資或為止損,或出于恐慌,也隨之出逃。
東京證券交易所2010年引進以千分之一秒為單位高頻買賣的“高速交易系統”后,受到對沖基金等境外投資者青睞,以便于在股指期貨、現貨市場頻繁進行套利操作,甚至根據債券、匯率的變動自動發出股市操作指令。麻生太郎表面在說“高速交易系統”,其實是把境外投資者視為日本股市近期大起大落的“黑手”。
其實,市場急劇震蕩的溫床正是橫空出世的“安倍經濟學”。日本股市也好,債市也好,近日出現的大幅動蕩均與市場對“安倍經濟學”前景持不同預期和研判有關。而在嗅覺靈敏的對沖基金看來,市場的這種不確定性正是大賺一筆的天賜良機。
曾預測了蘇聯解體、日本經濟泡沫化等重大事件的著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對此有個生動比喻,他把海外投機資金近期在日本市場的行為比作“電車色狼”,而“安倍經濟學”給電車帶來的大幅搖擺,正好給了投機資金上下其手的機會。
他對“安倍經濟學”的設問是:“電車色狼”最后下車逃之夭夭后,誰給窘態畢露的市場買單?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貨幣戰爭 五月圍城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