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部之心”? 武漢長沙競爭白熱化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戰略,讓20多年來一直處在政策塌陷區的中部六省看到了新希望。然而,湖南一位官員今年初在武漢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直言:(中部)各省都在爭取領跑中部、率先崛起。中…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戰略,讓20多年來一直處在“政策塌陷區”的中部六省看到了新希望。然而,湖南一位官員今年初在武漢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直言:“(中部)各省都在爭取領跑中部、率先崛起。中部崛起的機遇已演變成崛起中部的競爭。”
上述官員此言不虛。昨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2中部城市商業繁榮度TOP10》(下稱“中指院TOP10”),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正是中部各省省會城市在商業繁榮度方面的排名。
中指院TOP10從經濟發展水平、商業發展水平、城市化發展程度、商業地產成熟度、城市交通狀況等五大維度出發,通過26個分項指標全面評價各城市商業繁榮程度。研究結果顯示,武漢當選中部城市商業繁榮度排行榜首位,長沙和鄭州實力相近,排名第二、三位。
中指院TOP10稱,武漢作為長江中游的商貿金融中心、國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九省通衢”之地,在經濟發展水平、商業發展水平、城市化發展程度、商業市場發育程度、城市交通發展狀況等五大維度指標中均占據首位,體現出國家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強大實力。
長沙作為中部地區的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排行榜中表現不俗,除城市發展程度和商業市場發育程度略遜于鄭州等城市外,其他指標依然保持領先優勢,僅次于武漢。鄭州各項指標均占據排行榜前三位置,體現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4月份,福布斯同樣發布了一個關于中國中部商業城市的排行榜。其中,長沙排名第一,武漢位居第二,鄭州仍位列第三。
福布斯稱,這份“中國中部商業城市排行榜”以“福布斯中國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的指標體系(即人才指數、城市規模指數、消費力指數、客運指數、貨運指數、經營成本指數、私營經濟活力指數、創新指數等8大項指標)和數據為基礎,全面更新各城市2011年最新GDP數據后形成新的排名。
可見,兩大權威排行榜的分歧出現在武漢和長沙誰才是中部最好的商業城市上。
有分析人士認為,出現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兩大排行榜采用了不同的評價指標。中指院更看重城市商業地產發育程度,而福布斯的評價重點在于私營活動活力和創新指數。
但據本報記者了解,自2004年福布斯發布“中國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以來,除2004年和最近兩年,長沙在中部地區奪魁外,2005年~2009年,武漢連續5年占據中部第一,這說明武漢、長沙爭奪中部“中心”的戰役由來已久。而伴隨著多年來的良性競爭,兩地經濟地位在全國排名正不斷攀升。
據湖北、湖南統計部門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武漢GDP總量超過3700億元,同比增長11.9%,占湖北省近四成;長沙實現GDP2896.5億元,盡管絕對值遠低于武漢,但增速卻比武漢高出1個百分點。
盡管早在2010年國務院明確武漢的城市性質已由“我國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調整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但中部“中心”之爭并沒有因此而真正落槌。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提到,支持武漢、鄭州、長沙等地區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這意味著新一輪圍繞中部金融中心的“中心”之爭將在上述三座城市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