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進入“敏感期”:創業板牛市何處去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連續發力拉升的創業板似乎進入到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昨日,一改往日強勢的創業板指數重挫逾3%,更加重了各方對于該板塊歷時近半年的“美好時光”即將終結的憂慮。對于創業板突然降臨的整體調…
連續發力拉升的創業板似乎進入到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昨日,一改往日強勢的創業板指數重挫逾3%,更加重了各方對于該板塊歷時近半年的“美好時光”即將終結的憂慮。
對于創業板突然降臨的整體調整行情,多位機構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正面臨“泡沫破滅”的風險。不過,也有樂觀者認為,這僅是上漲過程中的一次休整,跟“5·30”一樣,后面的行情還很大。
牛市還是“編故事”
因出現連續漲停,掌趣科技(300315.SZ)昨日停牌核查。有多家創業板公司因股價累計巨大,應深交所臨時要求集體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這被市場解讀為創業板個股昨日集體重挫的主要原因。
自2010年12月20日創出1239.20點的歷史高位之后,創業板指數一路下跌,直至去年12月5日止跌展開反彈行情。不到半年時間,創業板指數從底部的585.44點漲至今年5月21日收盤的1074.89點,累計漲幅超過八成,大批個股股價翻番,有不少甚至漲幅超過2倍。相對滬深300,目前創業板的整體PE估值優勢擴大至4.8倍,較近5年的均值高50%;而創業板PB值為滬深300的2.4倍,較歷史均值高52.1%。
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PE、PB水平相對滬深300均觸及歷史峰值,且在產業資本加大減持力度、“新三板”試點再擴容及IPO重啟臨近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高估值“偽成長”個股面臨快速回調的風險。監管機構提示風險的要求,終于引發5月22日的創業板大跌走勢。
而創業板大跌當天,興業證券的明星分析師張憶東繼續表達了看好創業板的觀點,而“公轉私”投資經理徐晨光則給予了反駁,這在當天的“微博之戰”中引發眾多機構人士的圍觀并積極參與。
張憶東表示,創業板短期走勢的不確定性增加,有震蕩壓力,但消費和創新“雙輪驅動”的成長股中長期牛市大局已定。創業板指數將是未來三年中國最牛的指數,短期如能休整一下將更健康,IPO重啟則可能成為不錯的買入時機。
而徐晨光認為:“由最牛公司組成的最牛指數即使腰斬,還是貴,貴得離譜……當然更可悲的是,本來就是流動性盛宴下的狂歡,到后來居然被自己編的故事給打動了。”
震蕩之后再上行?
對于連續大漲后的創業板,市場中的看空者越來越多,但也有機構人士認為,創業板經過震蕩之后將繼續上行,行情甚至進一步轉移至中小板。
金百臨資深分析師秦洪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大跌說明了短線創業板指數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主要在于高估值以及由此引發的監管風險,但上漲的邏輯依然存在,且大量的炒作資金輕易出不來。他認為,新一屆政府不會延續原來的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強調結構轉型,則意味著新興產業趨勢樂觀。因此市場炒作資金只能留在新興產業上,而不是轉移到主板。
有擅長技術分析的私募對記者表示,創業板指數昨日沒有擊穿5日線,大資金也沒有出逃。后市創業板可能會再現“5·30”行情中的A股走勢,調整之后繼續上行。如果再次走高,則創業板指數的第一上漲目標就是1130點。
而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對近期大漲的創業板以及個股業績進行歸納總結。他表示,對于創業板股票不能一概而論,未來個股走勢也將“兩極”分化,尤其是半年報臨近,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將無法得到機構的認可,僅靠概念炒作無法長久。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成長股泡沫若破裂將拖累大盤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