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RQFII開閘 純A股基金年內襲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經本報證實,華夏、南方和嘉實已各獲批20億元RQFII額度,用于追加發行或新指數ETF的上市。首只覆蓋行業的純A股基金也有望年內在香港發售,新能源、高科技等國策板塊或得到境外資金追捧。市場…
經本報證實,華夏、南方和嘉實已各獲批20億元RQFII額度,用于追加發行或新指數ETF的上市。首只覆蓋行業的純A股基金也有望年內在香港發售,新能源、高科技等國策板塊或得到境外資金追捧。
市場消息指,匯添富和華安基金也各自獲批20億元新額度,2000億元RQFII已批出100億元。匯添富資產管理投資總監何旻表示不清楚審批進度,對傳聞不予回應。易方達則公布4月28日獲發10億元新額度,補充人民幣固定收益基金。
國泰君安國際董事總經理袁軍平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完成24只基金的額度增發后,外管局將受理中資險企及商業銀行的RQFII申請;最后才輪到外資和香港本地的金融機構。
“在審批原則上,監管層不鼓勵過多基金發行追蹤指數的A股ETF,避免造成產品同質化競爭。”袁軍平表示,國泰君安國際正申請約等于1億美元的RQFII額度,用于首只純股票基金在港銷售。
行業數據顯示,4家在港上市的A股ETF,過去三個月(1月25日至4月26日),除南方東英A50錄得凈申購外,其余三家共計被贖回4.96億基金份額。4家ETF在四月被整體贖回43億元,凈流出速度加快。
RQFII中資先行
5月8日和9日,華夏(香港)和南方東英先后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已獲外管局新批準RQFII額度各20億元,分別用于華夏滬深300和CSOP富時中國A50的ETF產品運作。
5月15日,記者從消息人士處得知,嘉實基金也獲得了20億元的新增額度,用于發行嘉實MSCI中國A50新ETF產品。相關基金經理確認,新產品已進入最后上市安排,預計6月中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最終額度會在產品上市信息中披露。
此外,袁軍平向本報披露,上投摩根資產管理(香港)、廣發證券(香港)和富國資產管理(香港),3家新基金也向外管局和證監會提出申請RQFII額度;加上首兩批獲準發行的21家基金,RQFII機構已擴容至24家。
“在完成現有基金額度追加后,外管局將會啟動對中資保險和商業銀行資管的RQFII審核。”他透露,中資機構申請會一直延續至6月份,審批需時2至3個月。諸如恒生、中銀香港等港資金融機構將與外資基金一起瓜分余下的額度。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區景麟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也透露,計劃同時申請1只在岸債券基金和1只A股基金。債券方面,應因投資者對內地債券的訴求,中銀香港會主打高評級的企業債組合,輔以較長年期的國債平衡風險。
純股基金問世
產品方面,嘉實新增A50指數產品,華安和匯添富計劃發行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最少將同時有7個ETF追蹤3大A股指數。但指數ETF近3個月遭遇大額凈贖回,市場反應冷淡。
由基金經理提供的行業數據顯示,除南方A50外,易方達中證100、嘉實MSCI和華夏滬深300的指數ETF在過去3個月分別錄得1.84億、1.15億和1290萬的基金份額凈贖回。晨星統計稱,四大ETF僅4月份錄得43億元凈流出,約等于月末總資產凈值的11.8%。
袁軍平引述監管層官員的表述稱:“不希望過多機構集中發行某類指數產品。”他表示,A股ETF的市場已相對飽和,新申請的額度將用于主動型純股基金的配置。
他透露,新產品已初步選定互聯網和手機科技、新能源、環保、服務業等“十二五”計劃重點扶持的轉型概念股,流通市值最少30億至50億元,以中小盤股為主;預期投資周期最少半年以上,希望年內可推出香港市場,涉及新增額度6.2億元(1億美金)。
以近期內地瘋漲的蘋果概念股為例,深天馬A、安浩科技、樂視網流通市值介乎33億元至88億元,10個交易日漲幅高達33%,同期上證A股僅微升1%,深成指持平。
國泰君安國際目前管理3只基金,去年成立至今,紅利股票基金凈收益10.63%,巨龍中國固定收益基金回報率為3.69%(均不含派息和管理收費)。
袁軍平說:“ETF先發者已覆蓋了金融、地產等權重股;作為后來者,聚焦高增長的純股票基金可滿足較高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中資機構不能沉溺于短暫的政策紅利中,開拓中小盤市場是競爭突圍的重要策略。”
延伸閱讀
- [騰訊]
- 關鍵字:2000億RQFII 開閘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