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三步走” 打造中國環太平洋經濟圈橋頭堡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建設舟山群島新區要靠改革,要把改革開放這一最大紅利,與發展海洋經濟這一最大潛力結合起來,以先行先試為契機,加快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破。”日前,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浙江舟山…
“建設舟山群島新區要靠改革,要把改革開放這一最大紅利,與發展海洋經濟這一最大潛力結合起來,以先行先試為契機,加快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破。”日前,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通過“三步走”戰略實施,用10年至20年的努力,把舟山群島新區打造成為我國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
舟山群島新區地處我國東部黃金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交匯處,背靠長三角廣闊經濟腹地,是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門戶;與東北亞及西太平洋一線主力港口釜山、長崎、高雄、香港等,構成一個近500海里等距離的扇形海運網絡;也是中國在東部沿海環太平洋經濟圈布局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
夏寶龍說,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趨勢,認真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全方位提高舟山群島新區對外開放水平和層次,打造我國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加快建設舟山港綜合保稅區,高標準規劃建設舟山島片區和衢山片區,盡快實現封關運作,不斷提升綜合保稅功能;加快探索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研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堅持邊謀劃、邊爭取、邊建設,著力建設國際化市場體系,積極對接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積極進行建立自由港區的改革探索,全面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切實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對外開放水平。
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明確新區范圍與舟山市行政區域一致;2012年9月29日批復設立舟山港綜合保稅區;2013年1月17日《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2013年3月27日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正式啟動。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之后,第四個國家級新區,也是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而《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又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以后,我國首個頒布的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性區域規劃。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給舟山群島新區定位于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明確指出,未來舟山群島新區將建設成為我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海洋海島綜合保護開發示范區和陸海統籌發展先行區。
按照《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圍繞上述總體目標,舟山群島新區發展將通過以下三步來走:
到2015年,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產業空間布局更加合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能力持續加強。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以上。海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系、城鄉一體化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區域性服務功能明顯提升,海上開放門戶作用明顯增強,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到4億噸以上。
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左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到6億噸以上。海洋經濟競爭能力和輻射功能顯著增強,海洋科技與產業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海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中心。國際物流樞紐島、對外開放門戶島、海洋產業集聚島、國際生態休閑島和海上花園城建設初具成效。
到2030年,開放型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建成國際領先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人民生活富裕,人海關系和諧,經濟社會綜合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實現國家對舟山群島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舟山市委書記孫景淼表示,目前舟山群島新區已正式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今年4月份要新開工建設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年度投資150億元的40個項目,2013年要實現全市投資750億元,今后三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00億元以上。力爭到2015年,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初見成效。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弱需求高庫存 經濟延續弱復蘇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