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最值得期待的產業新政
來源:北京商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國內不少行業或由于外部環境影響而生存得異常艱難,亦或因自身原因而身陷困境。以航空業為例,隨著航班延誤時有發生,引發航企與旅客間的沖突呈上升態勢,于是,對于國家出臺航空延誤…
2012年,國內不少行業或由于外部環境影響而生存得異常艱難,亦或因自身原因而身陷困境。以航空業為例,隨著航班延誤時有發生,引發航企與旅客間的沖突呈上升態勢,于是,對于國家出臺航空延誤賠償辦法的呼聲也逐漸升高。事實上,包括電力、地產業、酒業等多個行業均有千呼萬喚難出臺的政策,這些新政能否在已經到來的蛇年出臺格外引人關注。
民航:
航班延誤賠償辦法
成眾望所歸
近幾年來,由于流量控制以及天氣等原因,國內航班經常成為“遲到大王”,旅客與航空公司的沖突也有升級趨勢。“在中國擁擠的天空中,航班延誤問題已成頑疾。”此前,國外媒體曾這樣描述。與此同時,針對航空延誤的賠償辦法卻千呼萬喚難出臺。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執行的都是2004年的規定,但這個標準沒有規定具體的賠償標準,而是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賠償標準模糊,因此經常引發矛盾。在2010年,中航協曾向航企下發《航空運輸服務質量不正常航班承運人服務和補償規范(試行)》,其中提出新的賠償標準。不過,中航協的補償規范也沒能廣泛推行。
根據調查顯示,76.5%的旅客遭遇過航班延誤,僅6.5%的旅客獲得了賠償。于是,消費者對于國家出臺更為明確的航空延誤賠償辦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此前,4名律師已聯名向國家民航局發函,建議盡快推出《航班延誤處置辦法》。
“在我國,飛機延誤很常見;乘客的時間被浪費、事情被耽誤。不少乘客發起了維權行動,但因缺乏明確的賠償標準和程序,維權難度很大。”建議信的起草人新疆律師張元欣指出。在他看來,因正常索賠渠道不暢通,“不鬧不賠、小鬧小賠、大鬧大賠”的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才會誤認為把事鬧大才是維權的有效途徑,于是“霸機”、“攔跑道”等極端維權事件頻繁上演。
其實,航企對于延誤也十分頭痛。近兩年,航空公司也嘗試推出延誤險,希望以此緩解與旅客的矛盾,但效果均不理想。由此看來,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航企,都急盼航班延誤賠償辦法出臺。然而,誰來界定航班延誤責任歸屬以及如何簡化索賠程序等問題尚待破解。
房地產:
全國住房信息聯網
將加快上線
春節前夕,SOHO中國因“房姐事件”被卷入爭議漩渦。SOHO中國CEO張欣因此呼吁,政府應該盡快出臺“住房信息聯網”,讓每一套房子的交易都在陽光下。在房姐、房叔頻頻被曝光的背景下,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2月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經國務院同意后,將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管理的通知》,要求與住建部聯網的城市在2013年6月達到500個。
住房信息系統是“十二五”規劃所確定的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設(行情專區)項目。該工程將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網。完成后,國家相關部門可及時發現異地購房、樓市投資投機現象,出臺有針對性、差別化的調控措施,也可以作為調控政策退出、房產稅出臺的依據。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曾表示,一旦住房聯網系統將來建立起來了,就不必再采取限購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辦法,誤傷一部分購房者。
不過,這樣一件被業內賦予高度期望的好事,卻千呼萬喚難出來。從2010年下半年工程啟動開始,住建部先是表示將于2011年底實現40個重點城市全國聯網,但由于進展緩慢,之后又將時間延至2012年6月底。到了2012年6月,住建部宣布40個城市的聯網已建成,但至今未明確地公開哪些城市已聯網以及相關的詳細介紹。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對此表示,或是因為該問題較敏感。財經評論員馬光遠指出,聯網工作一推再推,除去技術原因外,最大的阻力來自于既得利益集團。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員既怕信息聯網后,當地的房價、地價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產公之于眾。
雖然當前阻力依然存在,但時間并不等人。根據住建部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管理的通知》,離實現500個城市全國聯網的時間點還剩不到4個月。不管這次成功與否,顯而易見的一點是,今年將是住房信息聯網深度博弈的重要年份。
電力:
電力市場化改革
勢在必行
持續多年的重點電煤合同在去年年末壽終正寢,這意味著煤炭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此時,被束縛多年的煤企松了一口氣,但電企們顯然因為這一保護政策的消失變得束手無措,于是,對于電力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多年來,我國的煤炭價格一直走高,從本世紀初的200多元/噸一度上揚到近1000元/噸,對于一大半成本都用在煤炭上的電企而言,煤價正是其最敏感的神經。所以為減輕電企負擔,重點電煤合同誕生,開啟了市場煤、計劃煤并存時代。在這一時期,煤企們的履約率普遍不高,電企叫苦不迭。但是去年,市場煤價急轉直下,迫近重點煤價,煤炭市場化“水到渠成”。
然而,就電企而言,煤炭市場供應的不穩定性、電力改革的滯后性等無不引得他們對這一煤炭市場化改革半成品的擔憂。有電企擔心,受電煤價格并軌利好,煤價肯定會上揚。所以,在市場煤計劃電這一現狀未變情況下,煤電矛盾很難根除。
但無論如何,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而電力改革則應隨勢跟進。其實,我國電力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多年,電網分家、電監會成立等已成就了我國電力改革“世界最快速度”。然而面對迅猛發展的經濟,這一速度顯然不夠。而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電價改革。
對此,有專家提出,打破垂直一體化的壟斷。從競價上網到逐步開放輸電網和配電網,將單一購買模式轉向批發競爭和零售競爭,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電力市場體系。
另有觀點稱,應該完善2004年提出的煤電聯動機制,即煤價上漲超過一定幅度,電價隨即上漲。對此,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表示否定,電力影響著國家經濟,其不穩定將直接影響國家的經濟表現。他認為,“后期讓電網讓出一部分利潤,補貼電廠的可能性比較大。就是上調上網電價,不上調終端電價”。這樣一來,電網的利潤將會下跌,“作為國企,應該有社會責任,不能只讓電企吃虧,企業應該適應市場化改革。”關大利說。
醫藥:
京城藥店
有望納入醫保
北京不少大型公立醫院因患者過多而顯得十分擁擠,致使患者大呼看病難。對此,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日前透露,未來具有醫療資質的藥店有望納入醫保范疇,這可以為大醫院分流部分患者。雖然尚無時間表,但此消息一出,讓消費者與藥店均頗為期待。
據了解,北京聚集了大量國內最為優越的醫療資源,包括醫生與設備還有床位,都集中在各大京城醫院。但同時也有超負荷的求醫問藥需求,因為除本市居民外,還要接收大量外地來京患者。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北京的醫療資源還顯得相對稀缺,反映到價格上就是醫療服務的實際價格比較高。不僅如此,伴隨著首都醫療資源供不應求,也容易產生比較嚴重的醫患矛盾。對此,政府相關部門一直期望能夠借助逐步推進的醫改,使患者就醫環境不斷改善。
梅群解釋,要想緩解大醫院的就診壓力,應充分利用北京市醫藥商業資源,力爭讓消費者小病不進醫院。現在包括同仁堂在內的多家藥店均設有坐堂醫生,而且也有看病診斷相關資質,且還成立了小型診所、醫館等,但因為無法享受醫保報銷,使患者就醫數量大大受限。反之,如果能夠把藥店列入醫保報銷范圍,則可以很大程度減輕大醫院負擔。同時,如果未來將藥店納入醫保,也可為消費者在求醫問藥中提供更多選擇。
不過,如何給進入醫保的藥店樹立門檻、如何杜絕可能出現的騙保現象、如何讓上述政策真正惠民而不是更多地惠及藥店等等可能都還需要深入地思考。
酒業:
塑化劑含量標準
亟待出臺
作為中國少有的民族文化產業之一的白酒在2012年慘遭塑化劑風波,酒鬼酒(行情股吧買賣點)、茅臺和五糧液(行情股吧買賣點)等酒企輪番“中彈”,昔日風光的白酒市場如今一片蕭條。酒企備受指責的同時,有關塑化劑含量標準缺失的聲音也不乏其中。
去年11月,自酒鬼酒被檢測出塑化劑超標260%的消息在業內傳開后,塑化劑風波便一發不可收拾。盡管國家質檢總局等相關監管部門就此事已經做出相應的整改表態,稱并未發現人為添加塑化劑的情況,有可能是在轉運、包裝過程中發生的遷移,但依然難以平息業內各界對白酒含有塑化劑的指責。
更令人憂心的是,酒鬼酒塑化劑丑聞僅僅是白酒行業的冰山一角。此后個人和機構的送檢讓白酒龍頭企業茅臺和五糧液也難逃此劫,雖然酒企在事發后第一時間出面澄清表態,但是給白酒業造成的打擊已難以挽回,高端白酒價格幾近崩盤,一路領跑的白酒股出現罕見的下跌情況。
然而,與民眾眼中的“致命危機”不同的是,中國酒業協會曾就此事表示,目前,我國白酒標準正在研究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標準限定,某些媒體在缺乏依據的情況下就斷言白酒產品塑化劑超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幾乎和所有食品(行情專區)安全危機爆發的路徑類似,白酒業陷入“塑化劑危機”后,缺乏“相關監測標準”成為其反駁和辯解的理由。
事實上,早在2011年6月,塑化劑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后,酒業協會已經開始發現白酒產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劑成分,但塑化劑問題依然沒有在酒企中受到足夠的重視。在此后的17個月中,除了2011年6月衛生部簽發的551號文件規定了塑化劑的相關標準之外,并未有標準性的規定出臺。業內人士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欲徹底平息此次“劫難”,還要寄希望于有關白酒塑化劑最大殘留量的限定標準能夠盡早出臺上。
能源:
風電入網
需更多扶植政策
2010年底,中國風電以發電新增裝機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4182.7萬千瓦首次超過美國,成功躍居世界第一后,發展勢頭一直強勁。2012年中國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590萬千瓦,占全球新增容量1/3以上,繼續領銜國際市場。但風電企業還是呼吁,國家應給予風電入網更多扶植政策。
一直以來,中國風電迅猛發展的背后隱藏著棄風嚴重、消納難等問題。據介紹,中國目前未并網容量風電高達30%以上,而國外先進技術水平下的這個數字僅有10%。由于風能發電極不穩定,電網也表示“無奈”,電網公司出于成本高及對電網不利影響的考慮常常對風電嗤之以鼻。
但不可否認的是,風電發展勢不可擋。數據顯示,2012年風電已超過核電成為我國繼煤電和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電源。另外,風電同樣是“十二五”規劃的發展重點,到2015年,投入運行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風電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比重超過3%。可見,在這場全球性的綠色革命中,風電必須要贏得主動權。
對此,有報告提出,解決風電上網難是關鍵。“中國需盡快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確電網企業消納風電的責任和賞罰機制、合理規劃發展、梳理并網成本分配、調動價格杠桿等,同時盡快克服風電輸出預測、并網、調度、儲能及電網建設等技術方面的障礙。”上述報告提出。
另外,還有風電企業反映,他們希望電網可以像接受光伏一樣,對他們也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去年年末,國家電網提出,未來將對符合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富余電力全額收購。借助這一利好,曾主攻海外市場的光伏產業正在國內尋找東山再起的時機。而對于主力市場一直在國內的風電而言,電網公司的援手或許更加重要。
日化:
兒童護膚品
將迎新門檻
兒童護膚品是化妝品行業一塊新興的藍海。來自中投顧問化工(行情專區)行業研究數據,當前國內兒童護膚品市場總額有100億元左右,還保持著每年30%的高增速。在此行情下,原有品牌紛紛做大做強,新品牌也源源不斷地進入。而對于家長們來說,五花八門的兒童護膚品著實讓人挑花了眼。
但此前,我國一直沒有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兒童的日化用品檢測標準。惟一有據可查的是衛生部2007年1月頒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但除了規定兒童化妝品的菌落總數比成人化妝品少一半外,對鉛、汞、砷等化學物質的限量要求則與成人化妝品無異,所以目前嬰幼兒化妝品不少還是沿用成人化妝品的技術、配方。
不過一項2013年2月起實施的兒童護膚品市場管理新規,將一掃此領域此前的空缺。據了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頒布的《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已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實行。新《指南》對兒童化妝品的原料和功效做了明確規定。據悉,從2009年開始,針對兒童護膚品的新規制定啟動,由國家藥監局組織了專家研究論證,多次向社會征集意見后最終形成了這部新《指南》。
記者發現,這部新規對兒童化妝品配方所用原料和功效做出明確規定。如在兒童化妝品配方中,不宜含有美白、祛斑、脫毛、止汗、染發等功效成分,也不鼓勵使用新技術新材料(行情專區),如基因技術、納米材料等。
新《指南》的實行,在業界得到了較為積極反響。一位化妝品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標準從無到有,對整個兒童護膚品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不過,兒童化妝品領域尚存不少政策空白,希望國家能夠給該行業樹立更高的門檻,以此倒逼企業對自身產品、技術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