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稱美聯儲超寬松貨幣政策拖累經濟復蘇
來源:新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教授約翰·泰勒29日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指出外部因素制約經濟復蘇的同時,忽略了其政策本身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泰勒當天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與金…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教授約翰·泰勒29日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指出外部因素制約經濟復蘇的同時,忽略了其政策本身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泰勒當天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與金融危機特殊時期不同,美聯儲目前所采取的非常規政策效果令人失望。美聯儲的寬松政策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刺激了風險性投資,在拉動總需求上可能適得其反,并引發其他國家貨幣競相貶值。
泰勒在文中說,隨著經濟的好轉,美聯儲如何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將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如果美聯儲過快地將所購買資產投向市場以收回流動性,將壓低債券價格,推高收益率;如果美聯儲行動過慢,以銀行準備金形式存在的流動性將被釋放到實體經濟中,推升通脹水平。
泰勒同時指出,超低利率縱容了美國的“花錢”行為,導致赤字和債務不斷膨脹。這種做法將引發對美聯儲機構獨立性的質疑,有損公眾對央行的信任。此外,其他國家央行為了防止本幣升值,維護本國出口,可能采取類似的寬松政策。而全球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有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
此外,泰勒還認為,美聯儲通過發布低利率政策期限指引,明確表示將在一段時間內把短期利率保持在低位。這樣做的初衷是為了進一步壓低長期利率以刺激借貸活動,但這實際上扭曲了信貸市場的價格機制,導致金融機構的放貸意愿降低,影響市場的信貸可獲得量,導致總需求不升反降。
泰勒認為,如果美國經濟今年的表現超過預期,或許可以期望美聯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終止資產購買計劃。這樣將有利于經濟步入更可持續的復蘇軌道。
為了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自2008年底以來一直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水平,并先后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去年12月份,美聯儲宣布了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加強版”,即在每月繼續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撐證券的基礎上,增加購買450億美元國債,直到就業市場出現顯著改善。
泰勒當天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與金融危機特殊時期不同,美聯儲目前所采取的非常規政策效果令人失望。美聯儲的寬松政策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刺激了風險性投資,在拉動總需求上可能適得其反,并引發其他國家貨幣競相貶值。
泰勒在文中說,隨著經濟的好轉,美聯儲如何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將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如果美聯儲過快地將所購買資產投向市場以收回流動性,將壓低債券價格,推高收益率;如果美聯儲行動過慢,以銀行準備金形式存在的流動性將被釋放到實體經濟中,推升通脹水平。
泰勒同時指出,超低利率縱容了美國的“花錢”行為,導致赤字和債務不斷膨脹。這種做法將引發對美聯儲機構獨立性的質疑,有損公眾對央行的信任。此外,其他國家央行為了防止本幣升值,維護本國出口,可能采取類似的寬松政策。而全球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有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
此外,泰勒還認為,美聯儲通過發布低利率政策期限指引,明確表示將在一段時間內把短期利率保持在低位。這樣做的初衷是為了進一步壓低長期利率以刺激借貸活動,但這實際上扭曲了信貸市場的價格機制,導致金融機構的放貸意愿降低,影響市場的信貸可獲得量,導致總需求不升反降。
泰勒認為,如果美國經濟今年的表現超過預期,或許可以期望美聯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終止資產購買計劃。這樣將有利于經濟步入更可持續的復蘇軌道。
為了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自2008年底以來一直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水平,并先后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去年12月份,美聯儲宣布了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加強版”,即在每月繼續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撐證券的基礎上,增加購買450億美元國債,直到就業市場出現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