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調價步入敏感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時隔一個多月,我國再度面臨成品油漲價壓力。市場研究機構普遍預計,3月中下旬會迎來一次成品油價格上調,而近期是調價的敏感時期。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國際油價仍在…
時隔一個多月,我國再度面臨成品油漲價壓力。市場研究機構普遍預計,3月中下旬會迎來一次成品油價格上調,而近期是調價的敏感時期。
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國際油價仍在高歌猛進,這讓我國成品油調價難度越來越大。專家呼吁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需下決心推出。
據最近一次國內成品油調價僅一月有余,國際油價的高歌猛進讓國內成品油調價的理論窗口再度開啟。
市場研究機構普遍測算結果認為,考慮到時間間隔條件,到3月8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已正式開啟。而隨著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當前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已遠超過4%的調價參考紅線,甚至已達到10%以上。截至3月15日,安迅思息旺能源監測的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達到10.88%;東方油氣網監測的數據也達到10.507%。
當前市場上成品油調價預期濃厚,中間商囤貨惜售已成為普遍的市場操作行為。之所以囤積油品是因為貿易商在賭漲價,他們低價買入油品,期望后期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后再以高價賣出。
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申濤告訴記者,市場上貿易商對此次調價預期較為強烈,從2月20日開始市場已經開始補充庫存,到3月初,貿易商囤貨已經基本完成。
在近日舉行的2012中國石油市場形勢研討暨南北供需對接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煉油企業及貿易商對此次調價何時兌現高度關注。華北地區一家加油站連鎖經營企業告訴記者,近期國內成品油調價可能性較大,市場上參與者大多已經提前采購油品。目前公司5萬立方米的油庫已處于高庫存狀態。
受市場情緒影響,雖然調價尚未啟動,但柴油批發價格在一個月內已經上漲了超過70元/噸。
今年2月8日,我國迎來年內第一次成品油價格上調,汽、柴油最高零售限定價格分別上調了300元/噸。此次價格上調之后,我國汽柴油價格重新回歸到歷史最高的價格。如果近期國內成品油價格再度上調,這意味著國內汽柴油價格將再度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國內成品油漲價都是國際油價惹的禍。在國際油價節節走高的情況下,國內成品油調價越來越難。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國內油價調整時,應該做好特殊群體的配套補貼工作。如果國際油價達到130美元/桶以上,按照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油價將不再上調。在這種特殊時期,國家可以采用減稅的方式,適當降低消費稅,以減輕煉廠的負擔,鼓勵其正常生產。這在國外也是比較通行的做法。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高位震蕩,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新的更能夠反映國際市場變化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一旦推出,國內調價可能更頻繁,因此政府考慮穩定價格至今遲遲沒有推出;另一方面如果新機制不推出,成品油調價相對滯后,并且每次都沒有調到位,石油企業虧損加劇,生產積極性降低造成供應短缺,仍然會有出現“油荒”的可能。綜合來看,董秀成認為新的定價機制仍需下決心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有關部門透露的改革信號,新定價機制的調價周期將縮短,調價節奏會加快,這將給市場油品投機“囤貨”增加難度,有助于減少市場的炒作成分,降低“人為油荒”出現的可能性。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專家透露,在新的定價機制里,價格相對便宜的WTI原油價格將被新納入成品油定價的參考油種之中。這也意味著,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照的三地原油價格可能變成四地原油價格。
一年多來,WTI油價與布倫特維持著寬幅價差。目前前者比后者便宜接近20美元/桶。如果WTI價格納入參考,四地原油均價的漲速也許會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