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日本經濟面臨“內憂外患”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時至歲末,日本各界對明年該國經濟的發展多持悲觀觀點,這不僅是因為歐債危機導致外需疲軟、日元升值導致出口企業受挫,還因國內電力供應緊張、震后重建預算缺乏財源以及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陷阱…
時至歲末,日本各界對明年該國經濟的發展多持悲觀觀點,這不僅是因為歐債危機導致外需疲軟、日元升值導致出口企業受挫,還因國內電力供應緊張、震后重建預算缺乏財源以及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陷阱”導致超寬松貨幣政策效果不彰顯。
經濟增速預期不樂觀
日本民間經濟智庫大和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谷亮丸在最新一份經濟預測報告中認為,2012財年度(始于2012年4月),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1.8%,相對11月份的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
熊谷指出,在海外經濟減速和日元升值的大背景下,日本經濟的主要驅動力出口前景不明朗。具體而言,如果歐美財政和債務問題進一步深化,并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那將使發達經濟體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下降。而歐美經濟的不景氣也將影響新興經濟體對歐美出口和經濟發展,這將使得日本對發達和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均面臨下滑風險。
數據顯示,由于歐債危機導致外圍需求不振,今年10月日本出口同比下滑3.7%,并出現2738億日元的貿易逆差。
不過,熊谷認為,自2012年起,東日本大地震災后重建帶來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將對日本經濟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預計今后五年,災后重建將能平均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
最后,熊谷總結稱,明年日本經濟存在三大風險因素:第一,核電站全部停運將導致電費上漲15%至20%,對實際GDP的影響超過1%;第二,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導致日本經濟下行;第三,日元匯率持續堅挺將壓迫日企利潤和出口增長。
財政貨幣政策舉步維艱
日本共同社政治部部長井原康宏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日本政府明年的政策重點應包括重建財政、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以及制定新的能源政策。
井原表示,對于日本政府來說,通過增加消費稅重建財政是當務之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提出,把現行5%的消費稅分階段提高至10%,這一政策的方向性本身沒有問題,但現在日本經濟沒有完全復蘇,災后重建也沒有太大起色,這種背景下,民眾對增稅問題存在著較多爭議,野田政府對增加消費稅也解釋得不夠。另外,TPP問題也是如此,日本以貿易立國,有必要通過加入TPP搭乘自由貿易的“巴士”,但野田政府在這方面向國民的解釋也不夠。
在今年11月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前夕,野田佳彥表示將加入TPP談判,旨在通過區域內絕大多數商品與服務貿易的零關稅實現日本出口貿易的增長。不過,北京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加藤嘉一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則認為,鑒于日本在電子產品、電機和汽車等領域與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已經實現了零關稅,而在農產品方面已樹立起較高的關稅壁壘,因此加入TPP對于日本來說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井原還表示,為促進災后重建,日本政府2011年至今已經通過了三個補充預算案,規模接近20萬億日元。目前的問題是這筆重建資金難以籌集,到最后可能只能依靠增稅這一途徑。
至于貨幣政策,盡管日本央行今年以來屢次擴大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規模,并數次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但是在全球避險情緒持續高漲,且日本長期通縮導致日本國債實際收益率為正的背景之下,日本央行的系列寬松政策和極端手段似乎拿日元升值“沒有辦法”。另外,日本央行企圖通過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手段來激活股市也未見成效,投資者對日本經濟長期增長動力的信心匱乏是主要原因。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聯儲應繼續釋放流動性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