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三年來新低 高庫存增大工業恢復難度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份的PMI已經下滑到了三年來的最低點。這預示著盡管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在9%以上的高位,但企業經營前景持續轉冷,并可能在未來經歷一次庫存調整過程。2011年11月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11月份的PMI已經下滑到了三年來的最低點。這預示著盡管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在9%以上的高位,但企業經營前景持續轉冷,并可能在未來經歷一次庫存調整過程。
2011年11月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該月PMI自2009年3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顯示出經濟增速回落趨勢仍將延續。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上升,分別上升2.8和0.3個百分點;其余各指數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超過2個百分點,均回落到50%以內。
在具體行業訂單方面,從產品類型來看,生活消費品類企業高于50%;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低于50%。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企業的調查還顯示,面對當前困境,一些企業積極采取改變貨款交付方式、加速產品創新、開拓新興市場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企業運營中的風險。
針對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情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1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目前已經低于50%,這意味著經濟景氣從擴張轉為收縮,預示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率將繼續回落。
張立群表示,新產品訂單和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反映市場需求總體走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可能從成本提高轉向訂單不足。由于國內投資增長仍保持較高水平,消費增長穩中略有提高,因此未來經濟增速回調預計仍將比較平穩,不會出現大的下滑。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面對PMI回落至50%以下等經濟放緩信號的進一步顯現,央行3年來首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顯示央行決心采取更為積極的手段來緩解目前流動性偏緊的局面,明確發出了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傳遞通過政策調整防止經濟大幅下滑的意圖。
不僅是官方所統計的PMI,上周發布的匯豐PMI也創下新低。這意味著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感覺前景悲觀,企業后續增長動力不足。
除了訂單不足,企業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庫存上升明顯。11月的PMI中產成品庫存指數加快上升,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前市場需求較為疲軟。在20個工業門類中,通用設備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紡織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等庫存壓力最大,需求疲軟是庫存升高最為重要的原因。鋼鐵行業雖然已經在年內調整了一次庫存,但隨著鐵礦石價格回暖以及企業檢修結束恢復生產,庫存壓力還會持續增大。家具建材行業一方面面臨木材等原料價格上升的壓力,一方面因房地產調控需求不足,部分大品牌衛浴產品以標價的7至8折出售,而部分產品因年底庫存壓力,以3至5折進行促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工業增速持穩但庫存升至高位,這主要因年內前半段主要受通脹較高的影響,屬于主動保持高庫存;后半段隨著通脹回落、總需求萎縮,屬于被動高庫存。這意味著,持續攀高的庫存將成為未來工業增速快速回調的威脅。
魯政委稱,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是增長最困難的時候,今年第四季度GDP及明年第一季度GDP可能降至8.5%~9.0%。同時由于購進價格指數跌幅繼續擴大,11月PPI可能大幅下滑2.1個百分點至2.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