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熱議“選擇性”寬松:存準率成焦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在結束了對天津、內蒙古、江蘇、山東的經濟形勢調研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將在適當的時候適度微調宏觀政策,保持貨幣和信貸合理增長。此番話被視為很可能將進行政策調整或寬松…
日前,在結束了對天津、內蒙古、江蘇、山東的經濟形勢調研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將在適當的時候適度微調宏觀政策,保持貨幣和信貸合理增長。
此番話被視為很可能將進行政策調整或寬松的信號而受到市場歡迎。巴克萊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和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貨幣政策“選擇性”寬松已經啟動。
總量調整轉為結構性調整
近期經濟政策的出臺是否預示著貨幣政策“天機”已變?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0日央行通過公開市場發行3年期央票利率比前一周下降1個基點至3.96%,這是央票利率15個月來首次下行。
澳新銀行10月28日發布研報稱,央行的數量緊縮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起效,其標志是作為流動性指標,社會總融資額占GDP的比重已從2009年的40%回落至三季度末的30%;法興銀行28日研報則稱,“有選擇和循序漸進的政策轉變”已經來臨,“更多政策松動也即將跟進”。
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房四海指出,宏觀經濟調控可能已經從過去的總量調整轉變成結構性調整。
總體而言,機構對貨幣政策變動的預測均為“定向”或“選擇性”寬松,判斷政策基調轉變尚早。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崔歷28日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目前M2的增速相對GDP數字而言仍然偏高,加上通脹控制仍將是未來政策的主題,因此貨幣政策不會全面走向寬松;澳新銀行研報也表示,由于通脹壓力不減,央行不會在短期內放松貨幣政策。
年內或下調存準率
在“選擇性”寬松的基本判斷下,存款準備金率或成為央行最可能選用的貨幣工具。巴克萊資本報告稱:“不排除到今年年底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并認為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將在與中小企業有更多接觸的規模較小銀行中首先實行;法興銀行研報也表示,監管機構或將下調準備金率,中小型銀行最有可能成為首批下調對象。
除了存準率,央行是否會降息?法興銀行表示:“短期而言,利率下調的可能性較低”;崔歷表示,“不排除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因為定向寬松并不能解決實際負利率問題。
至于貨幣政策的定向寬松將導向何處,中小企業融資、地方債和保障房成了反復被提及的備選答案。
巴克萊資本報告稱,“選擇性”寬松將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和社會住房等,如果經濟(包括住房市場)進一步下滑,政府將采取行動;事實上,中央已開始著手多項政策調整,比如將允許一些銀行出售債券來增加中小企業信貸規模,以及剛公布的新增值稅試行方案。該報告指出,緊縮政策將繼續在能源、資源、污染密集型產業推行,但戰略性產業,如新能源和環保,以及改善社會民生的項目將更多獲得政策支持。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