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降價迫使上海二手房量增價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與新房率先降價、打破市場僵局不同,受限購限貸政策影響,今年下半年以來,二手房買賣市場一直處于僵持狀態,業主惜售情緒濃厚,而購房者始終看跌房價,觀望氛圍濃厚。不過,近期記者從上海中…
與新房率先降價、打破市場僵局不同,受限購限貸政策影響,今年下半年以來,二手房買賣市場一直處于僵持狀態,業主惜售情緒濃厚,而購房者始終看跌房價,觀望氛圍濃厚。不過,近期記者從上海中原多家門店了解到,10月以來,門店二手房掛牌量略增15%左右,而掛牌價有所下跌,幅度在5%—8%。
賣家報價貼近市場
據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上海市二手住宅掛牌量仍維持在17.05萬套高位。從上海中原真如、東川等門店也了解到,與9月份相比,10月分行二手房掛牌量都有10%—15%的增加。中原分行經理蒯乃文分析,二手房買賣市場僵持的局面已持續很久,上海周邊區域一手房的價格下跌也給二手房業主增加了心理壓力,怕二手房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因而出現了掛牌量增加的情況。
此外,不僅房源量有所增加,部分房東在價格上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松動。中原分行一套“綠景家苑”114平米的房源,上個月掛牌價310萬,本月掛牌價僅280萬,若有誠意買家,房東甚至可以降到260萬成交。
據上海中原真如板塊區域經理肖姚透露,上個月真如板塊二手房均價23000—25000元/平方米,現階段均價則降到了21800元/平米。比如板塊內一套 “愛建新村”48平米的物業,上月掛牌價115萬,本月掛牌價降到了105萬。浦東周康板塊也同樣如此,板塊內二手房均價上個月在15000元/平米左右,而這個月價格則降到了14000元/平米。此外,新增加的二手房樓盤在開價上也較為“實在”。例如板塊內近期交房的“印象春城”小區掛牌房源急速增加,其掛牌價僅為16000—17000元/平方米,而當時的買入單價就已經15000—16000元/平方米,加上購房稅費房東差不多已經“無利可圖”。
買家依舊看多買少
盡管二手房價格已經出現下滑跡象,但真正愿意出手購買的客戶還是很少。中原地產區域經理鄭鍵表示,掛牌價的下跌并不意味著成交價格的下滑,只是之前房東的掛牌價一般都會高于市場價,而現在二手市場低迷,為了吸引買家,房東的掛牌價會降到市場均價范圍內,但房東絕不會低于市場價出售房源。記者進一步了解發現,“綠景家苑”那套“降價”近30萬的房源,小區均價為22500元/平方米,即使以最低價260萬成交,也屬于市場均價的范圍內,并未有實質性的降價。
可見,目前上海二手房掛牌價的下跌,只是跌到市場均價之內,這種“假摔”對成交并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購房者來說,現階段的掛牌價表面上的確具有一定的誘惑力,一旦進一步了解,購房者自然會發現其“假摔”的實質。
市場僵局未能被打破主要還是由于購房者依然濃重的觀望情緒。從實際帶看量來看,目前看房客并不多,而且看得多買得少。據上海中原地產周浦二店伊波經理介紹,該區域買方“按兵不動”主要是因為周邊一手房源價格不高,如“綠地梧桐院”、“秀溪公寓”等,單價也只有16000—17000元/平方米,相比二手房源還省了不少稅費,因此二手房價格優勢并不突出,很難吸引購房者。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