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小微企業沒有大面積倒閉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前三季度,外界對于中國經濟的擔憂逐漸從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金融領域轉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溫州等地發生的部分企業主外逃增加了外界的擔憂。此前統計局所公布的工業、建筑業景氣指數下滑,企業…
前三季度,外界對于中國經濟的擔憂逐漸從房地產、地方債務等金融領域轉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溫州等地發生的部分企業主外逃增加了外界的擔憂。
此前統計局所公布的工業、建筑業景氣指數下滑,企業家信心下滑等數據也增加了市場的負面情緒。
工業經濟中,大企業發展仍較好,但工業經濟中的中微型企業到底生存情況幾何,國家統計局昨天在中國經濟三季度數據發布會上公布了一份官方調查。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昨天上午的發布會上介紹說,為了全面地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國家統計局前段時間組織各地調查隊系統,在全國抽選了3.8萬家的小微型企業進行抽樣調查。
按照統計局所披露的結果,雖然目前的小微型企業的增長速度、生產收入,還包括其他一些財務指標,增速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但是總體上運行比較正常,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出現大面積小微型企業的倒閉、關停的情況。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對記者表示,根據他們對一線企業的廣泛調查,融資其實并不是當前企業生存最緊要的問題,企業感覺緊要的問題一是成本明顯上升,一是投資戰線過長。
“很多企業也希望實施轉型升級,但生產成本的快速上升讓企業還沒來得及轉型就出現難以生存的現象,成本往往是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這說明中國企業生產率提高還很慢,很多企業仍依靠低成本優勢來經營。”胡遲說。這也意味著,如果要幫助中微型企業更好發展,首先仍要幫助企業調控日益增長的成本,中國還需要繼續維持對于通脹的調控,同時也可以通過調控通脹抑制資金向資產泡沫風險較高的領域集聚。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商務部:中國貿易額被高估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