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遭遇10年來最慘淡金九銀十 樓市提前入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北京或將創造近10年來最慘淡的“金九銀十”。
北京或將創造近10年來最慘淡的“金九銀十”。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9月以來,北京上市的商品房期房項目達到34個,住宅10276套,但截至10月10日,累計簽約套數只有1068套,簽約率只有10.4%。上市的34個住宅項目的總簽約回款只有19.8億元,回款率不足4.7%。10月1日至6日,北京住宅成交總量為866套,環比下跌62%。
與此同時,降價的項目在逐漸擴大。北京中原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以來,合計有銷售記錄的項目為191個住宅項目,其中均價比8月份下調的為14個項目,降價的項目數量在明顯增加。
不僅是北京,一線城市已全面進入樓市淡季。據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僅成交289套,同比大跌近九成,與9月平均成交水平相比下跌了近四成。據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統計,國慶前四天上海的日平均成交量不足100套,10月4日至7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398套,不僅低于9月份日均成交163.5套的水平,與去年同期462套相比更是縮水近8成,為近6年最低。
21世紀不動產高級分析師粟日認為,供應量增加與成交量的低迷是價格下降的先決條件,北京市房價降幅將會繼續擴大,其中郊區降幅可能更加明顯。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陳光表示,9、10月一線城市的樓市成交情況表明,消費者仍在持幣觀望,且未來沒有好轉跡象,前景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在銀根繼續緊縮的背景下,溫州等地高利貸鏈條崩裂的消息,也給了房地產市場負面傳導的打擊。陳光認為,房地產的冬天已提前來臨。
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銷售持續萎縮,而竣工量則在繼續增加,預計樓市在明年一季度庫存量可能達到歷史新高。而隨著有資格購房群體的絕對數量不斷減少,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內部競爭的時代,部分郊區已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
據房企最近公布的9月銷售數據顯示,萬科、中海、碧桂園、富力、合景泰富等5大龍頭房企銷售業績同比出現下滑,其中萬科、富力已是連續兩月同比下滑。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當前樓市價格博弈已趨白熱化。在滯銷現象增加、有效需求減少的情況下,降價未必能帶動成交量的回升。開發商也要為后續推盤留下價格空間,不敢大幅度降價。而一些資金鏈收緊、但尚能良性運轉的企業,降價的意愿并不大,繼續扛著。但持續的滯銷必然會影響未來的資金壓力。她認為,開發商扛價心態難以持久。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在天津金泰麗灣的開盤儀式論壇上表示,以2010年為標志,房地產作為一個領先爆發式增長的高利潤行業,大約還有8-10年的增長期。其間,房地產將從一個領先增長的行業變成一個平均增長的行業;從一個暴利行業變成一個拿到一般回報的行業,這個行業的魅力正在衰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9月以來,北京上市的商品房期房項目達到34個,住宅10276套,但截至10月10日,累計簽約套數只有1068套,簽約率只有10.4%。上市的34個住宅項目的總簽約回款只有19.8億元,回款率不足4.7%。10月1日至6日,北京住宅成交總量為866套,環比下跌62%。
與此同時,降價的項目在逐漸擴大。北京中原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以來,合計有銷售記錄的項目為191個住宅項目,其中均價比8月份下調的為14個項目,降價的項目數量在明顯增加。
不僅是北京,一線城市已全面進入樓市淡季。據深圳市規劃國土委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僅成交289套,同比大跌近九成,與9月平均成交水平相比下跌了近四成。據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統計,國慶前四天上海的日平均成交量不足100套,10月4日至7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398套,不僅低于9月份日均成交163.5套的水平,與去年同期462套相比更是縮水近8成,為近6年最低。
21世紀不動產高級分析師粟日認為,供應量增加與成交量的低迷是價格下降的先決條件,北京市房價降幅將會繼續擴大,其中郊區降幅可能更加明顯。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陳光表示,9、10月一線城市的樓市成交情況表明,消費者仍在持幣觀望,且未來沒有好轉跡象,前景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在銀根繼續緊縮的背景下,溫州等地高利貸鏈條崩裂的消息,也給了房地產市場負面傳導的打擊。陳光認為,房地產的冬天已提前來臨。
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銷售持續萎縮,而竣工量則在繼續增加,預計樓市在明年一季度庫存量可能達到歷史新高。而隨著有資格購房群體的絕對數量不斷減少,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內部競爭的時代,部分郊區已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
據房企最近公布的9月銷售數據顯示,萬科、中海、碧桂園、富力、合景泰富等5大龍頭房企銷售業績同比出現下滑,其中萬科、富力已是連續兩月同比下滑。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當前樓市價格博弈已趨白熱化。在滯銷現象增加、有效需求減少的情況下,降價未必能帶動成交量的回升。開發商也要為后續推盤留下價格空間,不敢大幅度降價。而一些資金鏈收緊、但尚能良性運轉的企業,降價的意愿并不大,繼續扛著。但持續的滯銷必然會影響未來的資金壓力。她認為,開發商扛價心態難以持久。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在天津金泰麗灣的開盤儀式論壇上表示,以2010年為標志,房地產作為一個領先爆發式增長的高利潤行業,大約還有8-10年的增長期。其間,房地產將從一個領先增長的行業變成一個平均增長的行業;從一個暴利行業變成一個拿到一般回報的行業,這個行業的魅力正在衰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