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全球再次陷入蕭條的風險已接近50%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球經濟會否重演2008年的危機?會否出現二次探底?
全球經濟會否重演2008年的危機?會否出現二次探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美國富國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斯考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安德森博士2001年就任富國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負責全球經濟、美國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的分析和走勢預測,以及若干亞洲國家的宏觀經濟分析。他最近被USA Today(《今日美國》)評選為全美十大經濟預測家。之前,他曾就職于穆迪公司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第一財經日報:全球經濟會否重演2008年的危機?會否出現二次探底?
斯考特·安德森:歐洲和美國當前確實存在著陷入蕭條的風險。美國和全球股市的市值自7月22日以來已經蒸發掉近7.5萬億美元。而雷曼兄弟倒閉的頭幾周,全球股市也只不過蒸發了4萬億美元。我預計,單單因為股市下挫、財富蒸發這一點,就能使美國消費者削減開支約840億~1350億美元。這足以使美國消費者開支增速下滑20%~36%。如果因為股市下跌沖擊導致歐洲和美國放貸條件收緊,即便各國決策者試圖實施更多刺激予以應對,也難以想象全球各國經濟可以避免另一場蕭條。
我們的經濟模型顯示,美國現在陷入蕭條的概率約為30%,但基于當前消費者和商業企業的信心已受到打擊,我個人覺得全球再次陷入蕭條的風險已接近50%。我們已經看到美國消費者和制造業的敏感指數在過去幾周大幅下滑。費城制造業聯儲指數(反映了美國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區的制造業活動情況)上月下滑至-30,這是40年來鮮有的,意味著經濟已經陷入蕭條或者馬上要走入衰退。
如果要說全球經濟有什么亮點,那就是當前全球經濟情況與2008年的情況并不相同。因為發達世界的經濟增長已很疲軟,所以如果發達經濟體再出現什么經濟沖擊,對于全球經濟的前景來說,就不會像以前那么嚴重。
日報: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滯脹?
斯考特·安德森:通脹壓力在美國和其他地區非常明顯。盡管總體而言,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已成為物價高企的最主要催化劑,但我認為美元疲軟和新興市場的成本壓力也是造成通脹問題的重要因素。美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物價指數7月份高于預期,而核心通脹率同樣也呈走高態勢。盡管原油和食品價格下滑,經濟其他方面的通脹壓力在明年也仍會提高,因為過去能源和食品通脹的壓力還是要通過全球供應鏈來消化,市場現在必須以這么高的價格來購入商品和能源。而美國和全球經濟的蕭條確實會抑制價格的上漲,就像2008年的情況一樣,但是現在,通脹走高會讓美聯儲持觀望態度。
日報:標普公司調降美國債券評級,美國國債收益率卻下滑至新低,再次成為避險資產,對此你怎么看?
斯考特·安德森:美國國債收益率下滑,是因為歐洲債務危機加劇,人們看到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潛在風險超過了美國債務違約的風險。正如之后表現出來的,美國主權債券降級一事,對像股市這樣的風險資產的負面影響要高于美國國債本身。盡管在很多國家,如法國,其主權債券評級可能會更高,但很多機構投資者都知道,持有哪個國家的債券都不如持有美國國債。然而,我確實擔心美國主權債券評級調降對美國的長期影響。隨著外國投資者越來越想尋求其他方法保值,可能會是資金加速從美元和美元資產中撤出。
日報:美國經濟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地方?
斯考特·安德森:如果真要說美國什么地方情況不那么糟糕,還有些亮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美國的公司當前所處的形勢要比它們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好得多。企業利潤甚至比之前更高,很多大型公司都坐擁大額現金,它們可以用手上這大量的現金幫自己度過經濟放緩的日子;隨著利率接近0,居民更能負擔得起當前的債務;零售汽油價格未來幾個月可能會下降更多;與此前幾年相比,銀行現在也更愿意向外貸款。所以說,雖然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的情況可能會充滿挑戰,但有理由相信,當經濟增長最終恢復,之后的經濟狀況多少都會更容易管理和掌控。
日報:奧巴馬想要頒布的刺激就業政策是否會有效果?
斯考特·安德森:除非私人部門找到應該開始雇用的理由,也就是說,除非他們看到銷售和收入出現強勁增長,我覺得就業才會增加;否則,奧巴馬增加就業的計劃,包括稅收刺激,可能都不會達到預期效果。美國應該實施一些能夠使美國經濟做出長期改變的計劃,而不是頒布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雇用新的員工是一個長期的決定,需要雇主們對未來的稅收和雇用成本感到確定。除非政府從即日起開始自己直接雇用,不然,我認為奧巴馬想要實施的刺激計劃并不會對經濟有多大改觀,尤其是在2012年11月份的選舉之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美國富國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斯考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安德森博士2001年就任富國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負責全球經濟、美國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的分析和走勢預測,以及若干亞洲國家的宏觀經濟分析。他最近被USA Today(《今日美國》)評選為全美十大經濟預測家。之前,他曾就職于穆迪公司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第一財經日報:全球經濟會否重演2008年的危機?會否出現二次探底?
斯考特·安德森:歐洲和美國當前確實存在著陷入蕭條的風險。美國和全球股市的市值自7月22日以來已經蒸發掉近7.5萬億美元。而雷曼兄弟倒閉的頭幾周,全球股市也只不過蒸發了4萬億美元。我預計,單單因為股市下挫、財富蒸發這一點,就能使美國消費者削減開支約840億~1350億美元。這足以使美國消費者開支增速下滑20%~36%。如果因為股市下跌沖擊導致歐洲和美國放貸條件收緊,即便各國決策者試圖實施更多刺激予以應對,也難以想象全球各國經濟可以避免另一場蕭條。
我們的經濟模型顯示,美國現在陷入蕭條的概率約為30%,但基于當前消費者和商業企業的信心已受到打擊,我個人覺得全球再次陷入蕭條的風險已接近50%。我們已經看到美國消費者和制造業的敏感指數在過去幾周大幅下滑。費城制造業聯儲指數(反映了美國大西洋沿岸中部地區的制造業活動情況)上月下滑至-30,這是40年來鮮有的,意味著經濟已經陷入蕭條或者馬上要走入衰退。
如果要說全球經濟有什么亮點,那就是當前全球經濟情況與2008年的情況并不相同。因為發達世界的經濟增長已很疲軟,所以如果發達經濟體再出現什么經濟沖擊,對于全球經濟的前景來說,就不會像以前那么嚴重。
日報: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滯脹?
斯考特·安德森:通脹壓力在美國和其他地區非常明顯。盡管總體而言,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已成為物價高企的最主要催化劑,但我認為美元疲軟和新興市場的成本壓力也是造成通脹問題的重要因素。美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物價指數7月份高于預期,而核心通脹率同樣也呈走高態勢。盡管原油和食品價格下滑,經濟其他方面的通脹壓力在明年也仍會提高,因為過去能源和食品通脹的壓力還是要通過全球供應鏈來消化,市場現在必須以這么高的價格來購入商品和能源。而美國和全球經濟的蕭條確實會抑制價格的上漲,就像2008年的情況一樣,但是現在,通脹走高會讓美聯儲持觀望態度。
日報:標普公司調降美國債券評級,美國國債收益率卻下滑至新低,再次成為避險資產,對此你怎么看?
斯考特·安德森:美國國債收益率下滑,是因為歐洲債務危機加劇,人們看到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潛在風險超過了美國債務違約的風險。正如之后表現出來的,美國主權債券降級一事,對像股市這樣的風險資產的負面影響要高于美國國債本身。盡管在很多國家,如法國,其主權債券評級可能會更高,但很多機構投資者都知道,持有哪個國家的債券都不如持有美國國債。然而,我確實擔心美國主權債券評級調降對美國的長期影響。隨著外國投資者越來越想尋求其他方法保值,可能會是資金加速從美元和美元資產中撤出。
日報:美國經濟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地方?
斯考特·安德森:如果真要說美國什么地方情況不那么糟糕,還有些亮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美國的公司當前所處的形勢要比它們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好得多。企業利潤甚至比之前更高,很多大型公司都坐擁大額現金,它們可以用手上這大量的現金幫自己度過經濟放緩的日子;隨著利率接近0,居民更能負擔得起當前的債務;零售汽油價格未來幾個月可能會下降更多;與此前幾年相比,銀行現在也更愿意向外貸款。所以說,雖然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的情況可能會充滿挑戰,但有理由相信,當經濟增長最終恢復,之后的經濟狀況多少都會更容易管理和掌控。
日報:奧巴馬想要頒布的刺激就業政策是否會有效果?
斯考特·安德森:除非私人部門找到應該開始雇用的理由,也就是說,除非他們看到銷售和收入出現強勁增長,我覺得就業才會增加;否則,奧巴馬增加就業的計劃,包括稅收刺激,可能都不會達到預期效果。美國應該實施一些能夠使美國經濟做出長期改變的計劃,而不是頒布一些短期的刺激政策。雇用新的員工是一個長期的決定,需要雇主們對未來的稅收和雇用成本感到確定。除非政府從即日起開始自己直接雇用,不然,我認為奧巴馬想要實施的刺激計劃并不會對經濟有多大改觀,尤其是在2012年11月份的選舉之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債危機未來的走向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