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最早10月正式啟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9月20日,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事務的委員德古赫特透露稱,一年一度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將于10月26日在天津舉行,屆時歐盟希望能夠宣布正式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我希望峰會能夠為談判開綠燈,…
9月20日,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事務的委員德古赫特透露稱,一年一度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將于10月26日在天津舉行,屆時歐盟希望能夠宣布正式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我希望峰會能夠為談判開綠燈,至少在原則上達成共識”。
德古赫特是在中國歐盟商會在布魯塞爾發布其《2011/2012年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的研討會上做出上述表態的。
根據《里斯本條約》,歐盟委員會有權利代表27個成員國統一進行投資領域談判。目前歐盟26個成員國都與中國簽署過投資協議,歐盟的目標是將其綜合為一紙歐盟層面與中國的協議。
德古赫特透露稱,協議將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減少對投資的限制,二是增加市場準入,“希望在峰會上達成共識,明確需要談判的廣度”。
對投資協議的準備磋商工作早已開始,此次歐盟希望在峰會之際正式在原則上達成共識。但目前尚未得到中國方面的正式答復。中國駐歐盟的一位外交人員21日對本報表示,中國目前已經獲知并正在考慮該事,但尚未作出決定。
據新華社報道,7月14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與德古赫特進行中歐混委會會談后表示,中國和歐盟同意就雙邊投資協議進行談判。
歐盟商會也在大力推動該協議的進程。歐盟商會主席大衛·庫奇諾(DavideCucino)當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針對我們目前在中國遇到的主要限制,雙邊投資協定可能是關鍵的解決方法”,他進一步解釋說,雙邊協定也可以向中國顯示歐洲對中國投資的歡迎態度。
根據調查泛歐私人企業的Amadeus數據庫統計,2010年歐洲是中國對外投資增速最快的地區,增速甚至超過非洲。中國總理溫家寶也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增加對歐洲的投資。
“歐洲商界對該協議非常支持,這也是我們向歐盟決策者們提出的建議之一”,庫奇諾表示。
歐盟商會每年都會在《建議書》發布后造訪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向歐盟決策者反映歐盟企業在中國所遭遇的問題和訴求,歐盟在與中國就經濟貿易問題進行會談時,往往都會以歐盟商會的訴求為基礎。
本年度歐盟商會提出的最重要問題包括在市場準入方面遭到限制、政府決策透明度、政府審批效率以及知識產權問題。對此德古赫特也表明他認為中歐經貿關系的四個問題:市場準入、知識產權、政府采購以及對國有企業的補貼。
其中針對政府采購問題,歐盟委員會在一年前就開始醞釀提出一項新的貿易工具,以互惠為原則,保證和增加發達國家和大型新興經濟體公共采購市場的準入。這項新的立法建議本計劃在今年夏天前推出,但當天德古赫特對本報記者表示,法案仍在籌備中,將會在“未來幾個月,年內公布”。
雖然他解釋稱立法建議遲遲未能公布的原因是需要進行公共質詢、效果評判等一系列程序,但據記者了解,歐盟委員會各個總司之間、成員國之間的分歧也為立法增添不少困難。
在商界同樣有對此新法案的擔憂。“我們傾向于不要使用互惠這個詞,因為這會讓人聯想到對抗。”庫奇諾表示,“同時我們也不認為這種討價還價是奏效的方法。現在中歐最需要的是信任。但現在雙方的相互信任都比較有限。”他還提出,商界認為更好的磋商方法是雙方列出各自的首要關切,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共識。
德古赫特對記者解釋稱,該工具的基本概念是,如果歐盟企業在進入一個國家的某一個政府采購領域受到限制,歐盟將選擇性的對該國企業關閉市場。
也有分析認為,歐盟將這個政策工具,作為與中國進行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談判的籌碼。根據中方最新的承諾,中國將在年內提出新的報價清單。德古赫特當天也表示,在這份清單中中國需要列出將會開放的產業領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德古赫特是在中國歐盟商會在布魯塞爾發布其《2011/2012年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的研討會上做出上述表態的。
根據《里斯本條約》,歐盟委員會有權利代表27個成員國統一進行投資領域談判。目前歐盟26個成員國都與中國簽署過投資協議,歐盟的目標是將其綜合為一紙歐盟層面與中國的協議。
德古赫特透露稱,協議將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減少對投資的限制,二是增加市場準入,“希望在峰會上達成共識,明確需要談判的廣度”。
對投資協議的準備磋商工作早已開始,此次歐盟希望在峰會之際正式在原則上達成共識。但目前尚未得到中國方面的正式答復。中國駐歐盟的一位外交人員21日對本報表示,中國目前已經獲知并正在考慮該事,但尚未作出決定。
據新華社報道,7月14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與德古赫特進行中歐混委會會談后表示,中國和歐盟同意就雙邊投資協議進行談判。
歐盟商會也在大力推動該協議的進程。歐盟商會主席大衛·庫奇諾(DavideCucino)當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針對我們目前在中國遇到的主要限制,雙邊投資協定可能是關鍵的解決方法”,他進一步解釋說,雙邊協定也可以向中國顯示歐洲對中國投資的歡迎態度。
根據調查泛歐私人企業的Amadeus數據庫統計,2010年歐洲是中國對外投資增速最快的地區,增速甚至超過非洲。中國總理溫家寶也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繼續增加對歐洲的投資。
“歐洲商界對該協議非常支持,這也是我們向歐盟決策者們提出的建議之一”,庫奇諾表示。
歐盟商會每年都會在《建議書》發布后造訪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向歐盟決策者反映歐盟企業在中國所遭遇的問題和訴求,歐盟在與中國就經濟貿易問題進行會談時,往往都會以歐盟商會的訴求為基礎。
本年度歐盟商會提出的最重要問題包括在市場準入方面遭到限制、政府決策透明度、政府審批效率以及知識產權問題。對此德古赫特也表明他認為中歐經貿關系的四個問題:市場準入、知識產權、政府采購以及對國有企業的補貼。
其中針對政府采購問題,歐盟委員會在一年前就開始醞釀提出一項新的貿易工具,以互惠為原則,保證和增加發達國家和大型新興經濟體公共采購市場的準入。這項新的立法建議本計劃在今年夏天前推出,但當天德古赫特對本報記者表示,法案仍在籌備中,將會在“未來幾個月,年內公布”。
雖然他解釋稱立法建議遲遲未能公布的原因是需要進行公共質詢、效果評判等一系列程序,但據記者了解,歐盟委員會各個總司之間、成員國之間的分歧也為立法增添不少困難。
在商界同樣有對此新法案的擔憂。“我們傾向于不要使用互惠這個詞,因為這會讓人聯想到對抗。”庫奇諾表示,“同時我們也不認為這種討價還價是奏效的方法。現在中歐最需要的是信任。但現在雙方的相互信任都比較有限。”他還提出,商界認為更好的磋商方法是雙方列出各自的首要關切,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共識。
德古赫特對記者解釋稱,該工具的基本概念是,如果歐盟企業在進入一個國家的某一個政府采購領域受到限制,歐盟將選擇性的對該國企業關閉市場。
也有分析認為,歐盟將這個政策工具,作為與中國進行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談判的籌碼。根據中方最新的承諾,中國將在年內提出新的報價清單。德古赫特當天也表示,在這份清單中中國需要列出將會開放的產業領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