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歐債危機需“三管齊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8月24日在德國林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歐洲央行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是必須之舉,但要從根本上解決歐洲債務問題,歐洲必須在三大關鍵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8月24日在德國林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歐洲央行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是必須之舉,但要從根本上解決歐洲債務問題,歐洲必須在三大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當天在德國南部小鎮林道舉行的第四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大會上,蒙代爾告訴記者,歐洲央行近期大規模購買希臘、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元區國家政府債券,此舉遭到不少批評,但從當前形勢看,這一做法仍然是必要的。
“意大利等國融資成本在迅速增加,防范大規模銀行破產和金融市場波動已成為一個重大和嚴峻的問題,歐洲在這方面沒有太多選擇,”蒙代爾說,“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歐元區無需在其他領域拿出解決辦法。”
蒙代爾認為,歐洲至少要在三個領域展開行動。一是存在嚴重債務問題的歐元區國家必須做好“自我調整”,努力改善自己的財政狀況。與此同時,全力確保經濟增長,“對于債務危機,保持經濟增長是終極之道”。
第二,歐元區必須找到有效的流動性機制。除歐洲央行外,歐元區必須設法提供足夠流動性支持,以確保不會有成員出現債務違約,從而引發災難性后果。
第三,快速完善歐元區財政管理體系。當前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在要求各國遵守財政紀律方面顯然缺乏有效性。“歐元區必須做出不留情面的決定,敦促所有成員做正確的事。”而要實現這一點,德國和法國必須首先做出妥協達成一致。
蒙代爾說,當前歐美債務困局表明,發達國家集團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全面掌控全球經濟動向。相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新興力量。“兩大集團的相互依賴性在增強,發展中國家有可能也有責任成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參與方。”
談及人民幣問題,蒙代爾說,由于中國始終保持快速增長,人民幣在世界經貿體系中的地位將不斷上升,而歐美深陷危機也從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機”中國可以考慮加速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進程。“如果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相信會有很多國家樂于使用和儲備人民幣資產。此外,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也有助于緩解美元占中國外匯儲備過多的局面。”
“中國現在處于比較強勢的地位。總之,如果中國愿意,它可以做很多事情,”蒙代爾說。
現年79歲的蒙代爾出生于加拿大,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是經濟學中“最優貨幣區理論”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1999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始于1951年,是全球公認的高端學術論壇,起初主要針對物理、化學和醫學等學科,2004年增設經濟學獎得主大會。今年的第四屆經濟學獎得主大會于8月23日至27日舉行,共有1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來自65個國家的373名青年經濟學人與會。
來源:經濟參考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陶冬:歐元區或將走向崩潰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