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老:甭擔心美國擔心歐元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近期各大投行紛紛下調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業界也認為美國經濟重陷衰退的概率大大增加,但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并不以為然。
盡管近期各大投行紛紛下調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業界也認為美國經濟重陷衰退的概率大大增加,但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并不以為然。
格老在23日的一次講話中指出,美國經濟暫時不會出現二次衰退,反倒是搖搖欲墜的歐元區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狠拋“歐元崩潰論”
最近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大多不理想,不少人都擔心,美國可能再次陷入經濟衰退。
比如,作為衡量美國經濟動能的指標之一,美聯儲芝加哥分區銀行本周公布的7月份全美經濟活動指數已連續第三個月位于負數區,預示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
再看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年率為1.3%,第一季度更是只增長了0.4%,為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沼。
盡管如此,格林斯潘卻較為樂觀,“比起大多數人,我比較不擔心二次衰退。”
但格林斯潘也承認,美國陷入第二次衰退的概率確實在升高。“經濟如此低迷的原因,是不確定因素的增多。”
而帶來不確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格林斯潘看來,不是在美國國內,而是來自大洋彼岸的歐元區。
格林斯潘說,抑制美國經濟的主要因素是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不確定性,這導致消費者削減支出、企業停止招聘。
“歐元正在崩潰,歐洲銀行業因持有希臘等瀕臨違約國家的債券而陷入困境。”格老認為,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因素,美國經濟才會如此低迷。
為了緩解債務危機帶來的金融緊張,歐洲央行近期開始重新開放無上限融資等緊急措施,防止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國的銀行陷入流動性短缺。
格林斯潘認為,歐元區的債務困境,將對歐洲銀行體系造成非常嚴重的麻煩。外界對歐元計價的債券欠缺信心,會加重該地區銀行的負擔。這些國債原本被視為理想的擔保品,如今卻遭到高度質疑。
在政府角色、消費者支出及通貨膨脹方面,歐元區17個國家的文化差異極大,金融界和學術界對于歐元區是否應該繼續維持現行格局的看法越來越凸顯分歧,格林斯潘表示,這個問題極為關鍵。
鑒于此,格老認為,歐元最終可能遭遇分崩離析的下場。
連鎖反應值得警惕
對于歐元區危機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格林斯潘表示,鑒于全球經濟的聯系已相當緊密,歐洲經濟萎縮將危及美國企業的獲利能力和股票價值。
美國出口商品中約20%是銷往歐洲,美國海外分支機構20%的獲利來自歐洲,因此,歐元區危機對美國的影響會較大。
盡管新一輪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在增加,但至少目前來看,格林斯潘不認為會出現衰退的情況。
在本月初接受電視訪問時,格林斯潘就表示,美國重陷衰退的概率“取決于歐洲,而非美國”。
畢竟,在意大利等大型歐元區經濟體出現問題前,美國經濟的相對表現仍不錯,雖然速度慢,但仍在增長。
和格老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股神”巴菲特。后者上周表示,美國經濟實現加速增長的時間可能早于美聯儲的預期。
巴菲特指出,美國在消化房地產泡沫帶來的過剩庫存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同時,美國經濟的其他方面也在穩步改善。他認為,美國經濟復蘇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民眾對美國政府徹底失去信心,或者歐債危機蔓延至美國,但“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發生”。
“美國和亞洲有望成功突圍歐債危機。”巴菲特稱。
來源:上海證券報
格老在23日的一次講話中指出,美國經濟暫時不會出現二次衰退,反倒是搖搖欲墜的歐元區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狠拋“歐元崩潰論”
最近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大多不理想,不少人都擔心,美國可能再次陷入經濟衰退。
比如,作為衡量美國經濟動能的指標之一,美聯儲芝加哥分區銀行本周公布的7月份全美經濟活動指數已連續第三個月位于負數區,預示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
再看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年率為1.3%,第一季度更是只增長了0.4%,為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沼。
盡管如此,格林斯潘卻較為樂觀,“比起大多數人,我比較不擔心二次衰退。”
但格林斯潘也承認,美國陷入第二次衰退的概率確實在升高。“經濟如此低迷的原因,是不確定因素的增多。”
而帶來不確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格林斯潘看來,不是在美國國內,而是來自大洋彼岸的歐元區。
格林斯潘說,抑制美國經濟的主要因素是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不確定性,這導致消費者削減支出、企業停止招聘。
“歐元正在崩潰,歐洲銀行業因持有希臘等瀕臨違約國家的債券而陷入困境。”格老認為,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因素,美國經濟才會如此低迷。
為了緩解債務危機帶來的金融緊張,歐洲央行近期開始重新開放無上限融資等緊急措施,防止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國的銀行陷入流動性短缺。
格林斯潘認為,歐元區的債務困境,將對歐洲銀行體系造成非常嚴重的麻煩。外界對歐元計價的債券欠缺信心,會加重該地區銀行的負擔。這些國債原本被視為理想的擔保品,如今卻遭到高度質疑。
在政府角色、消費者支出及通貨膨脹方面,歐元區17個國家的文化差異極大,金融界和學術界對于歐元區是否應該繼續維持現行格局的看法越來越凸顯分歧,格林斯潘表示,這個問題極為關鍵。
鑒于此,格老認為,歐元最終可能遭遇分崩離析的下場。
連鎖反應值得警惕
對于歐元區危機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格林斯潘表示,鑒于全球經濟的聯系已相當緊密,歐洲經濟萎縮將危及美國企業的獲利能力和股票價值。
美國出口商品中約20%是銷往歐洲,美國海外分支機構20%的獲利來自歐洲,因此,歐元區危機對美國的影響會較大。
盡管新一輪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在增加,但至少目前來看,格林斯潘不認為會出現衰退的情況。
在本月初接受電視訪問時,格林斯潘就表示,美國重陷衰退的概率“取決于歐洲,而非美國”。
畢竟,在意大利等大型歐元區經濟體出現問題前,美國經濟的相對表現仍不錯,雖然速度慢,但仍在增長。
和格老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股神”巴菲特。后者上周表示,美國經濟實現加速增長的時間可能早于美聯儲的預期。
巴菲特指出,美國在消化房地產泡沫帶來的過剩庫存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同時,美國經濟的其他方面也在穩步改善。他認為,美國經濟復蘇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民眾對美國政府徹底失去信心,或者歐債危機蔓延至美國,但“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發生”。
“美國和亞洲有望成功突圍歐債危機。”巴菲特稱。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