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美債危機倒逼國際貨幣體系加速改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當前多種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設想中,站在全球金融戰略高度,循序漸進,分步推行的三步走構想,看似是遙不可及的愿景,但或許更有現實意義和可行性:先建立“美元繼續主導、多種貨幣并舉”…
在當前多種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設想中,站在全球金融戰略高度,循序漸進,分步推行的三步走構想,看似是遙不可及的愿景,但或許更有現實意義和可行性:先建立“美元繼續主導、多種貨幣并舉”的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然后建立區域貨幣聯盟,再建立世界中央銀行,推出世界單一貨幣。
美國副總統拜登一行從昨天開始訪問中國。在美債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經濟復蘇過程充滿波折,以及美國大選前哨戰已打響的復雜背景下,拜登此行的多重議題頗受各界關注。尤其在經歷了美國主權信用等級被調降這個標志美國霸權以及美元霸主地位衰落的歷史性事件之后,估計拜登會向中國政府推銷其美元政策,闡明美債的安全性以及一攬子減赤法案。但無論如何,這次美債危機,將力促加快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進程。
美國主權信用等級被調降對全球金融市場形成的巨大沖擊,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所存在的重大缺陷:難以克服的“特里芬難題”、美國貨幣政策目標與全球貨幣政策目標的沖突以及所謂“斯蒂格利茨怪圈”。在歷史上,美元荒和美元災乃至由美元泛濫形成的美元危機頻繁發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表明了“特里芬難題”的存在。2008年末以來,美國政府為了拯救金融危機,持續推出QE1、QE2等巨額美元“放水”計劃,結果造成了美元全球泛濫和通貨膨脹蔓延態勢。因為,在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國貨幣政策有著一種特有的優勢,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經濟穩定的目標來制定貨幣政策,而完全不顧它的擴散效應。而美元的過度擴張必然帶來貨幣的不穩定性。現在很多新興國家不得不通過外貿出口創匯積累大量美元儲備,而在美元儲備中,所購買的美國國債還占有相當比重。雖然也有這些國家自身的發展模式問題,但在現有國際金融格局下,面對國際金融越來越不穩定的大環境,他們除了更多積累美元儲備以外,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因此,這種選擇既是不合理的增長方式所造成的,也是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造成的。
其實,1972年以后,國際社會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特別在1997年和2008年兩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社會對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設想也越來越多。比如恢復金本位制。今年3月,美國猶他州眾參兩院通過法案,決定選擇性地恢復金本位制度。美國另有12個州也在考慮類似法案。這是美國的一些地方政府主動推行“貨幣制度革命”,或將動搖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進而影響國際貨幣體系。還有,增加國際貨幣體系中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成分的提議。今年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主席卡恩曾表示,作為全球貨幣體系改革的一部分,人民幣應在其中扮演更重大角色,將諸如人民幣等新興市場貨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一攬子貨幣中,可提高全球貨幣體系的穩定性。這個建議曾得到了G20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廣泛支持。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一直在倡導推進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設想,即創建一個符合各方利益的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以利于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自身調整,實現共贏。另外一種嘗試,是致力于IMF體制的改革和加強其監督職能。IMF是當前唯一的全球監督機構,必須盡可能地提高其代表性和合法性。為此,IMF應在新任總裁拉加德的領導下,進一步改革份額制,使其更準確地反映國際經濟格局的現實情況。
上述多種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設想固然都有意義,但筆者認為還想在此提一個分三步走的構想。
第一步是建立“美元繼續主導、多種貨幣并舉”的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當前的美元、美債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動搖著美元霸主的根基。但美元的國際貨幣中心地位仍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維護美元穩定對于當前全球經濟、金融穩定仍至關重要。不過,未來應進一步降低其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比重。更重要的是,目前占全球經濟總量近三分之一的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理應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比如讓人民幣提早加入SDR,同時,人民幣應通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融資以及人民幣境外交易等路徑進一步加快國際化進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也需盡快提升,以此增強國際貨幣的競爭力,進而對主要儲備發行國的貨幣政策形成約束,也為徹底改變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創造條件。
第二步是建立區域貨幣聯盟,即國際貨幣體系可能以貨幣聯盟的方式向新的相對穩定的匯率制復歸,其中歐洲、美洲和亞洲各自形成貨幣聯盟即歐元區、美元區和亞元區,條件成熟情況下可建立非元區。在貨幣聯盟區域內建立統一的中央銀行,發行統一的區域通貨和執行統一的貨幣政策。并且吸取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教訓,各大區域還應創造條件建立統一的財政部,以統一監管區域內各國的公共支出。同時,國際貨幣匯率體系將由幾大區域貨幣之間的匯率形成,取消各國央行發行的國別貨幣。
第三步是建立世界中央銀行,推出世界單一貨幣。也就是說,在全球建立一個超國界甚至超洲界的掌管全球貨幣金融調控大權的世界中央銀行,這個央行擁有具有代表性的治理委員會;各會員國必須遵守規定的財政紀律標準。各大洲央行是其分行,各國央行屬于其國別分行。由世界中央銀行根據全球經濟增長情況,在遵循全球信用貨幣流通規律的基礎上發行世界單一貨幣。由此,市場將不會再需要復雜的貨幣兌換,也不需要為應付匯率波動而進行昂貴的對沖。貨幣投機、貨幣失敗的風險和收支失衡問題都會消失,貨幣匯率體系以及匯率制度也將不復存在。當然,這種設想幾乎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遙不可及的愿景,但筆者相信,經過世人的艱苦努力,還是可以實現的。
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大力:債務危機的意義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