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新:美債危機將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段時期,美國債務危機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美債危機前景勢必會對商品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一、美債危機無論如何化解,都將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美債危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之一…
近段時期,美國債務危機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美債危機前景勢必會對商品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一、美債危機無論如何化解,都將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美債危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之一是,如果不能在近期內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借款權限將全部用完,并出現(xiàn)債務違約。這是最糟糕局面。如此一來,世界經濟勢必遭遇重大沖擊,如果與歐債危機發(fā)酵疊加,其沖擊力度有可能超越2008年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全球大宗商品實體需求大幅萎縮,市場價格短時期內急劇下挫。
另一方面,美債違約亦會極大動搖美元地位。各國將紛紛拋售美元資產,將會引發(fā)美元匯率,尤其是其實際匯率(兌黃金)一瀉千里,進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相應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當美國經濟遭遇債務違約沉重打擊之后,資金緊張、失業(yè)增加,勢必迫使美聯(lián)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對于美元貶值及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火上澆油。
當然,美債危機更可能出現(xiàn)另一種情況:美國兩黨能夠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避免債務違約。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暫時避免了矛盾急劇惡化,問題依然存在,而且債務更多也更加嚴重了。所以,美元還是擺脫不了持續(xù)貶值趨勢。只不過是由“疾風暴雨式”的集中暴發(fā)模式,轉為“溫水煮青蛙式”的漸進模式罷了。
在這種漸進式貶值模式之下,美元指數(shù)的名義匯率貶值速度不會太快,預計兩年之內,美元指數(shù)有可能降到60以下,但是其實際匯率,即商品購買力,尤其是黃金購買能力則下降更多,并且會加速。比如與黃金的比價,將會達到2000美元/盎司,甚至更高。
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會重返100美元/桶價位,甚至達到150美元/桶;銅價格達到或超過1萬美元/噸;糧食、油料、鐵礦石價格都會創(chuàng)出新高。這個中、長期上漲趨勢是難以改變的。
二、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增強大宗商品避險“溢價”
世界各國貨幣的競相貶值,無疑會增強大宗商品避險“溢價”。目前世界流動性泛濫實在太多,幾乎所有主權國家紙幣都不可信任,僅有買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一個避險領域。但這個市場無疑過于狹小,這就需要在其領域之外,另外開辟更多的避險場所,以容納更多避險資金。尤其是大宗商品中的銅、鎳等有色金屬,因為其價值相對較高,物理穩(wěn)定性不錯,儲藏門檻較低,儲備費用較少,適合千家萬戶儲藏,因此有可能成為特殊情況下,國內外資金另一個臨時“避險所”。屆時投機資本推波助瀾,一定會使得銅、鎳等有色金屬避險、炒作“溢價”急劇上升,顯著超出實體經濟供求關系所要求的價位之上。此外,石油、糧食、油料等期貨市場上的避險需求也會顯著增多。如果說,特殊時期連大蒜、綠豆都會出現(xiàn)“天價”,具有大得多優(yōu)勢的大宗商品又怎么會不可以呢?
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大國內物價上漲壓力
今年6月份CPI同比增幅創(chuàng)下6.4%的新高之后,有些觀點認為CPI見頂。其主要依據是翹尾因素減弱,以及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實際上,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只是暫時的。即便回落,仍然處于高位,而且還會再創(chuàng)新高,國內物價的輸入性一點兒也沒有減輕,而是趨向沉重。對于“物價見頂”,必須密切觀察,積極應對,不可掉以輕心。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