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中國企業IPO融資額占全球31.6%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日發布的第二季IPO研究報告表示,即使全球經濟充滿不明朗因素、IPO表現不盡理想,但全球IPO融資額于第二季度仍按季增加39%,共有378宗,集資額達646億美元。其中,中…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日發布的第二季IPO研究報告表示,即使全球經濟充滿不明朗因素、IPO表現不盡理想,但全球IPO融資額于第二季度仍按季增加39%,共有378宗,集資額達646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無論在IPO宗數和融資額上,均處全球領先地位。報告同時顯示,更多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正逐漸放棄反向收購,向直接上市的方向轉變。
報告顯示,盡管IPO活動放緩,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企業IPO宗數及融資額均居世界第一:共有108宗IPO,融資總額達204億美元,分別占全球IPO宗數的28.6%和融資總額的31.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00年第四季度以來,2011年第二季度的延遲或取消上市企業創下了單季度之最。第二季度中有98家公司延遲或取消上市,相比去年同期有71家延遲或取消上市。
據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黎志光先生介紹,在這98家延遲或取消上市企業中,有29家來自美國,28家來自中國。他表示,這些是由市場和監管層等多重因素造成;但是從市場情況來看,這一趨勢在下半年將有所緩解。
中國概念股的IPO表現格外搶眼。安永報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無論從數量還是融資額方面,仍以科技傳媒電信類公司為主,共有4宗,融資額超過16億美元;并且,前十大IPO中,有七宗是在紐交所。
黎志光表示,受美國沽空機制的影響和近期部分中國企業信用危機,更多中國企業會選擇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而放棄曾有較多中國企業采用的反向收購方式。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有數百家中國企業在美國完成反向收購,只有小部分的中國企業完成轉板到美國主板上市。
在交易所表現方面,香港聯合交易所在2011年上半年共有35宗IPO,共籌集236億美元,融資額為過去十年的上半年度新高;深圳證券交易所方面,包括中小板和創業板,2011年上半年共有144宗IPO,上市宗數為全球交易所之冠,并且,創業板IPO宗數在2011上半年首度超越中小板。
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袁勇敏表示,2011年上半年A股市場IPO宗數和融資額均比去年同期少。由于投資者對中國物價和樓房通脹的擔憂,令中國IPO活動有所放緩。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