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將至 “拉存縮貸”成銀行主旋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近幾月來,某股份制銀行分行的負責人一直在思考:月度日均存貸比考核之下,銀行如何從之前的“鼓肚皮”業務操作,回歸到合理的存貸安排。
最近幾月來,某股份制銀行分行的負責人一直在思考:月度日均存貸比考核之下,銀行如何從之前的“鼓肚皮”業務操作,回歸到合理的存貸安排。
“日均存貸比考核剛開始不久,短期的應對還是必要的,比如壓縮貸款規模、拉存等。但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以后怎樣來面對這種壓力。”上述分行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拉存縮貸
“之前的季度存貸比考核,我們都是在季末沖時點拉存款,中間就‘鼓肚子’將貸款放出去。現在不同了,我們隨時都要考慮存貸比的約束,適應起來還是比較難。”某銀行鄭州分行的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央行數據顯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516億元,同比少增1005億元。“日均存貸比考核與存準率的上調,會讓該行總行方面收緊信貸規模的大盤子,而分到分行的規模也必然受到影響。”文章開頭的銀行負責人表示。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銀行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日均存貸比考核對大行的壓力會好一點,大行內部一般會有一個考核指標,對信貸投放過快的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而言壓力很大。
該分析師認為下半年信貸收緊會是常態,全年新增信貸會在7萬億元左右。而記者采訪的各家分行負責人也表示稱,下半年新增信貸確實存在收緊的預期,貸款投向也會有所轉變。
根據上述一位分行負責人的介紹,目前市場上小額貸款公司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有的已經高達25%,市場借貸利率也在15%~20%,而他稱,銀行正在探索各種渠道去改善這種貸款利率水平以支持中小企業。
與收縮信貸相對應的是,銀行存款的“擴張”。作為一家股份制銀行某分行個人業務部門的經理,張光(化名)對于身負的“拉存款任務”顯得有點無奈。“現在拉存款的競爭可以用爭搶來形容了,一個城市資源有限,所以怎么去做還需要更多的細化與創新。”
“可以說是在制造存款。”上述一位分行負責人稱,銀行會通過一些保函等業務來充當存款的價值,以保證存貸比在要求的范圍內。根據央行的數據,5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11萬億元,同比多增195億元。
嚴控拉存風險
拉存雖然已經成為了一種任務,但是,張光一直在考慮拉存存在的風險管控問題。“齊魯銀行所卷入的‘金融票證偽造案’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我們不要一味地去拉錢進入銀行,前端資金的來源以及后續的一系列業務操作也需要嚴格把控風險。”他稱。
“銀行這種拉存款的方式,是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之下,一種短期無奈的行為。長期而言,銀行需要去考慮建立存款的內生增長機制建設,即用自身的服務以及業務水平來建立長期的存款客戶通道。”上述一位分行負責人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日均存貸比考核剛開始不久,短期的應對還是必要的,比如壓縮貸款規模、拉存等。但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以后怎樣來面對這種壓力。”上述分行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拉存縮貸
“之前的季度存貸比考核,我們都是在季末沖時點拉存款,中間就‘鼓肚子’將貸款放出去。現在不同了,我們隨時都要考慮存貸比的約束,適應起來還是比較難。”某銀行鄭州分行的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央行數據顯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516億元,同比少增1005億元。“日均存貸比考核與存準率的上調,會讓該行總行方面收緊信貸規模的大盤子,而分到分行的規模也必然受到影響。”文章開頭的銀行負責人表示。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銀行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日均存貸比考核對大行的壓力會好一點,大行內部一般會有一個考核指標,對信貸投放過快的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而言壓力很大。
該分析師認為下半年信貸收緊會是常態,全年新增信貸會在7萬億元左右。而記者采訪的各家分行負責人也表示稱,下半年新增信貸確實存在收緊的預期,貸款投向也會有所轉變。
根據上述一位分行負責人的介紹,目前市場上小額貸款公司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有的已經高達25%,市場借貸利率也在15%~20%,而他稱,銀行正在探索各種渠道去改善這種貸款利率水平以支持中小企業。
與收縮信貸相對應的是,銀行存款的“擴張”。作為一家股份制銀行某分行個人業務部門的經理,張光(化名)對于身負的“拉存款任務”顯得有點無奈。“現在拉存款的競爭可以用爭搶來形容了,一個城市資源有限,所以怎么去做還需要更多的細化與創新。”
“可以說是在制造存款。”上述一位分行負責人稱,銀行會通過一些保函等業務來充當存款的價值,以保證存貸比在要求的范圍內。根據央行的數據,5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11萬億元,同比多增195億元。
嚴控拉存風險
拉存雖然已經成為了一種任務,但是,張光一直在考慮拉存存在的風險管控問題。“齊魯銀行所卷入的‘金融票證偽造案’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我們不要一味地去拉錢進入銀行,前端資金的來源以及后續的一系列業務操作也需要嚴格把控風險。”他稱。
“銀行這種拉存款的方式,是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之下,一種短期無奈的行為。長期而言,銀行需要去考慮建立存款的內生增長機制建設,即用自身的服務以及業務水平來建立長期的存款客戶通道。”上述一位分行負責人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