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紛紛采取措施應對熱錢流入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投資人不滿發達國家的低利率,將資金轉投入收益較高的市場,全球多數國家政府正在采取行動遏制本幣升值以及控制熱錢流入. 以下整理出近期各國政府在匯市直接或間接干預的事例: 智利宣布等…
隨著投資人不滿發達國家的低利率,將資金轉投入收益較高的市場,全球多數國家政府正在采取行動遏制本幣升值以及控制熱錢流入.
以下整理出近期各國政府在匯市直接或間接干預的事例:
智利宣布等待已久的匯市干預
智利央行1月4日宣布,計劃在2011年買入創紀錄的120億美元,來遏制強勢的比索.智利央行強調,干預措施是特例,提醒勿對此"產生依賴".
智利總統稱,無資本管制計劃.
該央行還提高了養老基金的海外投資上限.
巴西買入美元,抗擊熱錢流入
巴西總統羅塞夫12月31日承諾的激進措施包括,旨在提高關稅及采取稅惠,來解決貨幣雷亞爾走強帶來的影響.
12月4日上調銀行業存款準備金率,以令信貸擴張降溫并緩和貨幣形勢.
批準主權財富基金可以在現貨市場買入美元,但迄今為止尚未行動.
10月18日政府將外資購買債券的稅率提高兩倍至6%,以遏制流入固定收益市場的資金.
政府提高衍生品利得稅,來阻退投機客.
秘魯買美元,鼓勵對外投資
12月31日秘魯政府將進口關稅平均稅率從5%下調至3.4%,可能會造成進口增加從而減輕秘魯索爾的升值壓力.
央行2010年在匯市約買入90億美元,相當于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左右.該國財政部也買入約5億美元.
11月26日該國銀行監管機構SBS稱,起草抑制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使用的規定,來減少索爾的壓力.
央行提高最低存款要求,特別是與外國貸款相關的賬戶,試圖遏制對索爾的投機.
臺灣收緊外匯管控規定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證期局)12月30日表示,將對銀行的交易進行調查,以檢查外資是否參與投機.
12月27日,臺灣央行要求所有銀行將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占總外匯部位降低至1/5,原規定為1/3.
收緊對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元存款的準備金要求.
韓國
12月20日宣布了一項從2011年年末起對銀行外幣債務征稅的提議,預計稅率不到0.5%.
政府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恢復對外國投資者持有本國債券徵收預扣稅,預計稅率在14%.
6月時韓國當局為銀行外匯衍生品倉位設限,外資銀行在韓分支可持外匯衍生品倉位最高不超過股本的250%,本國銀行則不得超過50%.并在12月末時宣布將這兩個比例分別下調至200%至40%.
土耳其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土耳其央行于12月21日宣布,將運用一切政策措施抑制投機資本的流入.
上調銀行短期本幣存款準備金率,以防止本幣升值.
暗示還可能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稱還未積極考慮針對熱錢征收托賓稅.
南非放松外匯管控
南非當局12月24日放松外匯管控,允許本國機構擴大海外投資.
政府稱將通過加大外匯儲備的方式抑制本幣升值.
但分析師對南非當局壓制本幣匯價的能力存疑.該國財長稱有必要進行國際合作.
印尼稱將對銀行的外匯持倉進行控制
印尼央行12月3日暗示,將實施新舉措控制外資流入,包括對商業銀行外匯賬戶以及外國人在當地銀行的本幣轉賬賬戶的最低準備金率進行管理.
印尼央行6月對央行存單設定了一個月的最短持有期,力圖將大量的資本流入引
菲律賓放寬外匯規定,因應資本流入
菲律賓央行11月17日表示,將動用諸如增加外匯儲備、增加銀行監管等措施,因應大量資本流入.
10月底通過了六項舉措,包括提高本國居民購匯和對外投資上限,鼓勵民間提前償還外債,目的在于鼓勵資本外流,遏制披索漲勢.披索觸及兩年高位.
披索升值,央行料活躍參與市場交易.
哥倫比亞祭出購買美元和其他結構性舉措
財政部11月17日稱,將于2011年使用外部融資來償還外債,以緩和比索壓力.
央行10月29日稱,每天將最少買入2,000萬美元,至少持續到3月15日.
去年政府持有15億美元海外資金,包括14億美元從國家石油公司Ecopetrol分得的股利.
計劃2011年對沖不超過37億美元外債服務支出費用
泰國對外資投資本國債券征稅
從2010年10月13日起,對外資在泰國債券的利息及資本利得課徵15%預扣稅。
央行11月24日稱,將考慮進一步采取措施,包括對國際交易徵收托賓稅等。
墨西哥避免干預,比索料將領跑
央行每月通過出售美元賣權來購入6億美元,作為增加外匯儲備的手段。
稱資本管制不起作用
墨西哥比索落后于其他市場漲勢,尚未回升至危機前水平。
策略師預計拉美其他國家普遍采取的干預舉措,會提升可自由浮動的墨西哥比索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