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未提房地產調控 行政手段或淡化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房地產調控”的表述并未出現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2014年六項主要任務中。會議提出,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探索適合國情、符合發展階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
“房地產調控”的表述并未出現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2014年六項主要任務中。
會議提出,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探索適合國情、符合發展階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戶區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積率。
在經歷了過去多年密集的、大力度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期后,對于政策極度敏感的房地產市場,對此有了諸多解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稱,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調控不動搖,促使房價合理回歸”;2012年提出“繼續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此次沒提房地產調控,是在房地產管理方面的重大變化。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微博)在“盤古智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房地產調控的表述沒有出現,說明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政府已經開始強化所謂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劃分,放開高端,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保障低端,強化社會民生功能,從供給端構建長效機制。
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強(微博)則說,放開市場、加強保障也是調控。
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劃分,或許也意味著傳統行政調控手段的淡出。盤古智庫城鎮化首席研究員易鵬在上述解讀會上表示,很多大城市有限購,但從當前情況看,沒有限購的城市房價反而不漲,所以,限購可能不是解決房地產價格的方式,未來可能會進行松動。
即便是保障房歸政府,可能也需要根據市場狀況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和優化。
過去幾年,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力度的保障房建設。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10日公布,截至11月底,今年已經完成了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保障房的全年任務。
按計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開工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前三年已經完成了目標任務的2/3。
不過,過去幾年的保障房建設也面臨需要推進的地方。未來在加大保障房建設的同時,還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上海方面就提出,因為2013年舊住房綜合改造被納入了保障房安居工程,上海將增加舊住房綜合改造內容,同時保持保障性住房總量目標不變。
近日住建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通知,明確要求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并軌運行。楊紅旭認為,未來公租房將是主導,棚改房是幾年內的重點工作。今年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后五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