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銷售額重上500億 調整債務結構成重點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觀點地產網消息,如果把這幾年房地產開發商綠城的生死博弈喻為一盤圍棋,那么此時此刻無疑是宋衛平“長了一口氣”的時候。根據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官網11月1日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
據觀點地產網消息,如果把這幾年房地產開發商綠城的生死博弈喻為一盤圍棋,那么此時此刻無疑是宋衛平“長了一口氣”的時候。
根據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官網11月1日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該集團已實現合同銷售額506億元,另有協議銷售金額58億元。這是繼2009年、2010年、2012年之后,綠城集團的年度合同銷售金額再次突破500億元。
500億代表著綠城曾經的巔峰,在2009至2010年之間,綠城的年度銷售額先后突破500億。然而,2011年的危機卻使其銷售額大幅回落,僅至400億左右,綠城曾深陷危局。
現在,按綠城集團今年全年的銷售計劃550億元,綠城已完成該目標的92%。
500億后的基本面
10月單月,綠城集團錄得協議銷售90億元,其中合同銷售額為71億。
環比9月,10月協議銷售錄得一定幅度的增長,并創下2013年月度銷售額新高。早前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綠城集團共取得銷售1992套,銷售面積約31萬平方米,當月銷售金額約為65億元,銷售均價為20667元/平方米。
據透露,10月份綠城有多個新項目或項目分期推出銷售,即青島理想之城、上海御園項、海上玉蘭花園臻園、上海盛世濱江以及上海香溢花城。
其中,青島理想之城在10月13日推出四期誠園公寓,開盤當日銷售6成,取得銷售額6億元。
另外,在綠城與融創合作的上海融創綠城管理項目之中,位于上海自貿區腹地森蘭板塊的上海御園項目于10月26日首次開盤,推出一期113套平層官邸,開盤當日銷售82套,取得銷售額8.1億元。
位于上海上東國賓核心地段的玉蘭花園臻園于10月23日推出211套高層公寓,截至10月末共售出199套,銷售額9億元,銷售去化率達95%。此外,上海盛世濱江與上海香溢花城兩個項目也都于10月份推出了新的房源。
對此,有長期研究綠城的分析師表示,在沒有貨量增長、沒有積極拿地的基礎上,綠城前10月實現500多億的銷售規模,說明他們的基本面確實在九倉進來之后,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在去年九龍倉成為綠城第二大股東之后,綠城的策略轉向了防御型,比較穩健。這種情況下,該公司不再追求高增長,料其今年或可達到600億,甚至超600億的銷售業績。”
不過,上述分析人士也指出,“現在內房競爭這么激烈,大家都在追求增長,所以對于綠城來講,唯一的挑戰就是怎么樣才能拿到合適的土地,然后保證企業的持續增長。”
縱觀今年綠城在土地市場的表現,融綠平臺(融創綠城)拿地還是比較積極,因為這個平臺拿地是融創主導,但除去這個平臺,綠城在土地市場上出手并不多。
“而眼下,公司的規模已達500億、600億,未來700億、800億并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從目前的可售貨值來看,綠城有2000多億可供銷售的貨值,若以每年600億的銷售規模來計算,其實也就3-4年,再考慮到項目5、6成的去化,那也就意味著,未來要繼續提高銷售,至少要準備1000多億的貨量,所以他們在拿地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該人士如是說。
“長氣”后的資金盤算
同樣,在“長了一口氣”后,資金對于未來綠城的重要性是身為圍棋業余高手宋衛平不會不知的。
去年,在經歷了賣股、賣項目,先后引入九龍倉、融創之后,宋衛平獲得了寶貴的資金,盤活了這盤棋。
今年,有媒體統計稱,綠城已經發起6次融資,合計金額超過120億元人民幣。
“今年綠城在資金方面,海外發展、銀團貸款顯得尤為重要。”有研究人士表示,綠城今年的首要任務是調整債務結構,將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調整為長期負債,分期償還。
除此之外,綠城還嘗試更多的金融創新,比如推動房地產信托的基金化。
近日,綠城集團副總經理柴宏達在一次活動上表示,現在信托公司都在推動房地產信托基金化,而房地產信托的基金化對房地產公司未來的發展將有非常大的幫助,它能夠解決投資階段的直接融資問題,也能夠優化增量投資的概念。
“綠城正嘗試推動房地產信托的基金化。”柴宏達如是說。
有市場人士就分析,綠城之所以熱衷推動房地產信托基金化,主要就在與綠城之前做的信托相比,在獲取資金成本方面有所下降。
“比如原來信托的成本可能是在15-20個點的區間,而房地產信托基金化后可能只需要10%-13%,這樣整個成本就降下來了。”
“以前信托產品是把他們的利潤給吃了,這還是很厲害的,現在整個融資成本下降,就相當于把這部分的利潤釋放給了投資者,釋放給了股東。”
據該人士的介紹,綠城早前發行的信托,今年已經全部兌付完畢了。綠城未來仍然有發行新信托的可能,而目前信托的成本并不高。
“現在這個時間點去做一些房地產基金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在行業人士看來,今年整個民間的信托成本應該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歷史低點。對于本身走高端產品路線的綠城來說,顯得尤為受用。
“綠城自身周轉比較慢,不像快周轉的公司,從拿地到銷售,周期可以很短;因而,綠城需要大量的資金。”該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