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新盤被曝曲線漲價 半年漲出28萬元
來源:北京晚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三個準業主的購房經歷兩居室同一盤半年漲出28萬元兩個月,多付了近13萬元,小陳和同事小于成為了鄰居,而小于也是多付了近15萬元,才和同學李陽(化名)做了同一個小區的業主。“就像玩飛行棋,…
三個準業主的購房經歷兩居室同一盤半年漲出28萬元
兩個月,多付了近13萬元,小陳和同事小于成為了鄰居,而小于也是多付了近15萬元,才和同學李陽(化名)做了同一個小區的業主。“就像玩飛行棋,我是三人之中最后出發的,花費最高,盡管游戲規則不是我定的。”三次開盤,三次“日光”,被購房人戲稱為“神盤”的通州某樓盤,正是“國五條”細則后新盤曲線漲價的典型。
率先出手:128萬元拿到兩居
用一句流行語,李陽買房純屬“丈母娘經濟”,不得不準備一套婚房交代。由于手頭積蓄有限,從父母那“啃”了10萬元后,他看上了通州的某樓盤,一個周邊有著高壓線、變電站、加油站等“嫌惡設施”的郊區盤。
“嫌惡設施又怎么辦?總價和首付款才是我最先考慮的問題。”2012年11月,項目首次蓄客時,李陽就早早排了號,當時對外報價是每平方米15000元,75平方米的兩居,預計總價112萬元。
當然,水漲船高這個道理,在新房市場永遠成立。今年3月底,經過“違規排號”風波后,該樓盤一期正式開盤,實際開盤均價已經變成每平方米18000元到19000元。算上1萬抵5萬元、日減200元的折扣后,也得128萬元才能買到一套兩居。
“我當時就想,漲就漲了,只要能選房,咬咬牙抗了。”李陽當天是1000多號,原本無緣選房,后來遇到一對拿了兩個號的夫妻,蹭了一個別人剩余的號碼。多出來的16萬元首付款,則是他選完房后借來的。
第二棒:再“上車”多花了15萬元
中途入場的小于,遇到“神盤”時的運氣明顯要差點。
小于是在同學李陽的介紹下,才鎖定了該樓盤,今年春節后排上了號。第一期開盤,小于的號碼比李陽還靠后,2300多號,感覺無望的他,沒聽李陽的勸說,當天開盤連現場都沒去。
“后來聽李陽說,趁亂也有機會進去選房,我可后悔了。”這一場后悔的代價卻頗為昂貴。6月,項目二期開盤,1000多套房源確實不少,可開盤均價也漲到了每平方米20000元,理由則是毛坯房變成了精裝修,多出的是精裝修的錢。
最終,小于花143萬元,買了套同平米數的兩居室,而他身上的負債,也比李陽多了15萬元。
“經過這次買房我總算明白,房市是越調越高,50萬元三個月前若能買30平方米,三個月后至多也就只能買25平方米。”小于說,如果買房是場接力賽跑,哪怕排第二,也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