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小房企面臨財務和再融資風險
來源:網易財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錢荒”引發的市場流動性的擔憂或持續影響。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最新中國房地產關于《低評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仍易受到市場變動的沖擊》報告稱,多數低評級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將更容易受…
日前“錢荒”引發的市場流動性的擔憂或持續影響。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最新中國房地產關于《低評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仍易受到市場變動的沖擊》報告稱,多數低評級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將更容易受到市場變動沖擊,面臨財務及再融資風險。
報告指出,標準普爾提供評級的38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中,一半企業的評級介于“B+”至“CCC”級別,低于該行業的平均行業風險評估。其中多數開發商較低的評級反映出它們“疲弱”或“極弱”的業務狀況,以及“很大”或“極大”的財務風險。
據悉,業務風險因素往往構成評級限制因素,尤其對那些規模較小且地域集中度較高的公司而言。同時由于流動性和短期再融資風險某些大型公司受財務風險因素拖累評級較低。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符蓓認為,由于面臨高成本補充土地儲備,持續不確定的執行情況和有限的流動性緩沖風險,低評級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信用狀況依舊受限,更容易受到市場變動的沖擊,未來十二個月內多數公司評級上調的可能性有限。
她指出,不少企業降低高風險信托貸款的風險承擔,并通過海外債券實施了再融資規避風險。
上述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可能維持穩定,融資狀況尚可,不過與2013年初相比可能會遜色一些。評級調整將可能反映公司層面的變動,例如流動性/再融資風險,銷售執行情況和債務融資支持的擴張情況。若中國的信貸增長放緩,財務上較弱的開發商可能會發現從銀行貸款將變得越發困難。
值得注意是,由于市場情緒波動、資本外逃和融資成本大幅提升,財務弱的開發商可能還會發現從海外債券市場融資也變得更加困難。開發商的巨額建筑支出,高額的利息費用,以及即將迎來的大量短期債務到期,也可能令流動性承壓。此外,開發商可能發現難以通過剝離或出售資產來改善流動性。
符蓓說,對低評級中國開發商而言,流動性風險依然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其他競爭地位、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也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