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房企半年預虧 中小房企面臨洗牌
來源:證券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標桿房企紛紛亮出上半年不俗的業績,但仍掩蓋不了行業分化的現狀。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52家A股上市房企中,近四成中報預虧,其中多數預虧的上市房企屬…
盡管標桿房企紛紛亮出上半年不俗的業績,但仍掩蓋不了行業分化的現狀。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52家A股上市房企中,近四成中報預虧,其中多數預虧的上市房企屬于中小型房企。
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融資渠道單一已成中小房企發展瓶頸,再加上這些房企手中擁有的土地不多,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產行業出現整合將是大概率事件。
房企業績分化
今年上半年,包括萬科、保利地產(600048,股吧)、招商地產(000024,股吧)在內的大型房企業績均增長迅速,其中招商地產凈利潤更是出現爆發性增長,同比去年增長105%~113%。然而,中小房企的狀況并非那么樂觀。據記者統計,在已經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52家房企中,有20家房企上半年預虧,虧損面達到38.5%。
其中,中航地產(000043,股吧)出現首虧,虧損金額為2800萬元至3600萬元,盡管該公司屢次接受大股東旗下兄弟公司的輸血,仍難改變其頹勢。津濱發展(000897,股吧)虧損額達1.1億元至1.3億元。還有不少中小房企紛紛出現續虧,其中綠景控股(000502,股吧)虧損金額約440萬元,國興地產(000838,股吧)虧損金額為965萬元。
此外,這52家房企中,還有16家房企出現業績縮水,其中不乏大型房企。金融街(000402,股吧)、首開股份(600376,股吧)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分別下滑35%、11%。方圓地產首席分析師鄧浩志直言,即使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持續明朗,中小房企的前景依然悲觀。
中小房企景氣指數直線下降,退出房地產業的現象也在蔓延。日前,萬方地產便更名“萬方發展(000638,股吧)”發展批發業,而上海新梅(600732,股吧)置業出售地產公司股權,億城集團轉讓地產股權;萬好萬家(600576,股吧)、綠景地產等逐步退出房地產。上述分析人士直言,除了政策和資質等問題,很多房企停滯甚至退出,主要與其融資渠道收緊及周轉狀況有關。
行業恐加速洗牌
某上市房企高層對記者坦言,如果融資環境得不到改善,可以預料的是,融資渠道有限的非上市房企及眾多的中小房企都將受到較大的影響,有可能加速整個行業的洗牌。
房地產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融資渠道一旦受限,房企會相當被動。在上述房企人士看來,中小房企退出房地產業以及主營業務非房地產的公司出售房地產業務,主要原因就在于融資渠道單一。
房企手中缺錢將會造成一系連鎖反應。鄧浩志分析稱,現在一二線地價高漲,很多中小房企囊中羞澀拿不到地,三四線城市樓市泡沫很大,又不敢拿地,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年初沒有拿地的中小房企或將面臨缺乏土地儲備,無法發展的結局。
中小房企逐步讓出市場,也成就了標桿房企的業績增長。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標桿房企銷售額占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的比率為12.3%,增速為19%,增速環比2012年增16%,標桿房企搶占市場份額速度加快,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統計中所涉及的標桿房企實為包括萬科、保利、恒大、中海在內的十大房企。根據統計數據還可以看到,標桿房企上半年銷售面積占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面積的7.2%,而在2009年,這一比率僅為3.8%,去年則為5.7%。
前述房企高層人士稱,在銀行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融資難度普遍增大的情況下,上市房企的優勢將體現得更加明顯,資金與土地儲備較充裕、現金流控制良好的已上市房企無疑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更受到投資人和機構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