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股權再融資短期難開閘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上海綠地借殼金豐投資登陸A股的傳聞甚囂塵上,引發各界對于房地產股權再融資是否開閘的關注。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了解,即便上述公司成功實現借殼上市,房地產再融資短期內恐難放開。…
近期,上海綠地借殼金豐投資登陸A股的傳聞甚囂塵上,引發各界對于房地產股權再融資是否開閘的關注。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了解,即便上述公司成功實現借殼上市,房地產再融資短期內恐難放開。
分析人士一致認為,當前全國房價上漲勢頭明顯,局部市場仍需降溫,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整體較為充裕,因此房地產調控政策短期內不可能松綁。而一旦股權再融資渠道開啟,流動性收緊對樓市帶來的影響將極大地抵消。
政策面保持高壓
自2010年房地產企業上市、重組、再融資被叫停至今,已有近三年時間。雖是出于房地產調控的考慮,但其對A股房企融資能力的削弱,極大地影響了A股和H股上市房企的格局對比。
近三年,房地產企業的A股上市之路幾乎被堵死,大多數房企均嘗試登陸香港市場,如融創、卓爾、旭輝等企業實現直接上市,綠地則在收購盛高置地后曲線登陸港股。此外,萬科、招商、金地等房企通過收購H股公司的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房地產企業對海外融資的青睞,也凸顯內地融資的困境。某港股上市房企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海外融資的平均成本低,放款速度快。對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業而言,更受企業青睞。
但對于國內再融資的前景,該負責人稱:“只是期待,不敢奢望。”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TOP50榜單的上市開發商中,只有10個是在A股上市的企業,其余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內房股或香港本土開發商。
房企股權再融資渠道被關閉,更多是基于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判斷,并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結果。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股權再融資短期內仍難以放開。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其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漲幅均超過10%。同時,各地不斷涌現高價地,推高后市房價預期。當前的市場形勢,與上述政策推出時的情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分析人士認為,“國五條”出臺以來,政策從緊的基調仍未改變,短期內上市房企再融資的渠道難以開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銀行流動性收緊,意在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如此時開啟股權再融資渠道,其對樓市調控將帶來不利影響。
企業短期不差錢
雖然不斷有房企呼吁股權再融資開閘,但事實上,當前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遠未到“撐不住”的時候。相反,其現金流狀況正處于近兩年來最為寬裕的水平。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5115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受房地產銷售放量的影響,定金及預收款的增速達到57.9%;個人按揭貸款則增長61.7%。
近期不少一線城市推行限價政策,而多數房地產企業寧愿推遲開盤,也不愿選擇降價銷售,足見其資金充裕程度。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即便流動性持續收緊,按照當前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仍足以維持年內市場的平穩運行。
多家機構的報告對后市也做出一致預判,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將逐漸從低迷中恢復,房價雖受政策影響難以大漲,但仍具備充足的上漲動力。若熱點城市供需關系不能很快改善,房價上漲動力就將繼續存在。
對于在內地融資的房地產企業而言,真正的危機在于今后的償債壓力。來自用益信托的集合信托發行數據顯示,受流動性偏緊的影響,6月集合信托融資規模較5月略有下降,當月的融資主力依然是房地產信托。受房地產信托發行占比突增影響,6月最后一周新發行產品的預期收益翹尾。
信托融資是近年來內地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一些房地產企業將迎來信托兌付的高峰期,并將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該種壓力是否會傳導至市場層面尚難預估,但若流動性持續收緊,明年年初的房地產企業無疑將面臨一段痛苦的日子。
此外,在融資渠道不足的情況下,大量的民間資本通過私募的形式也進入房地產業,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饑渴,但由于私募對投資回報要求較高,若未來項目不能實現較高的利潤率,同樣將遭遇償債壓力。
在政策持續高壓、市場長期走勢不甚明朗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受到不小的挑戰。在度過最輕松的時段之后,接下來房企高成本融資的壓力也將逐漸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