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趨緩 房地產融資短期承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受“錢荒”風波影響,企業貸款遭遇“緩一緩”。“6月份有部分客戶貸款需求暫被擱置。”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客戶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行里額度緊張,希望我們與客戶溝通,…
受“錢荒”風波影響,企業貸款遭遇“緩一緩”。
“6月份有部分客戶貸款需求暫被擱置。”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客戶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行里額度緊張,希望我們與客戶溝通,暫緩貸款。”
“這次流動性沖擊來得突然并且猛烈,幾乎所有機構無一幸免,對地產行業貸款會產生短期影響。”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這個時點銀行不愿意看到錢從自家賬上轉出,因此對于一些貸款企業要求暫緩。”
“目前對于房地產貸款,政策上沒有特別的限制,而是秉承審慎的原則。若銀行覺得地產風險可控,貸款沒有問題;若銀行認為地產有潛在風險,則貸款政策會把握得緊一些,不傾向于貸款。這是各個機構的自然選擇。”魯政委告訴記者,“對于居民房屋抵押貸款,考慮到過去居民抵押貸款違約率還是很低的,所以銀行普遍認為這是項好業務。”
“總體來說,銀行‘錢荒’并沒有改變我們對地產業的貸款政策。”某長三角地區銀行副行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1年公司已經關注地產的風險,所以自那時起,我行不斷下調房地產貸款的占比,本來貸款規模就在萎縮。”
根據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自2011年起,信托投向房地產的資金雖然每年增加,但是占信托資金的比重卻在不斷下降。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我國投向房地產信托余額7701億元,占整個信托資金9.40%;而在2012年一季度占比13.46%;2011年一季度為15.58%。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微博)認為,資金收緊,可能造成部分房地產項目出現問題,“但是相比資金面收緊,房地產本身的調控政策比較重要。”他表示,“對于銀行、信托來說,投向房地產有本能的偏好,他們認為只要房價不跌,風險還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