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渝房產稅試點效果有限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上海、重慶房產稅試點情況來看,房產稅對樓市的調節(jié)作用有限。業(yè)內人士建議,房產稅征收標準、征收范圍以及稅率有待完善,其他試點城市不宜盲目照抄上海和重慶版本,應適當擴大征收范圍至存…
從上海、重慶房產稅試點情況來看,房產稅對樓市的調節(jié)作用有限。業(yè)內人士建議,房產稅征收標準、征收范圍以及稅率有待完善,其他試點城市不宜盲目照抄上海和重慶版本,應適當擴大征收范圍至存量房產。
房產稅疑變“紙老虎”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試行房產稅兩年多以來,重慶新建住房價格上漲了4.5%,上海新建住房價格上漲了7.6%。
上海的房產稅被普遍認為是“紙老虎”。上海房產稅的征收方式是面對增量房,主要是針對本地家庭新購的第二套住房和外地戶籍新購住房,按年征收,給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稅住房面積扣除,計稅價格為當前房屋交易價格的70%,通用稅率為適用0.6%;價格低于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價格的2倍,稅率為0.4%。
房產稅收入在上海財政收入中只能算作九牛一毛。上海市財政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3743.71億元,其中房產稅24.6億元,房產稅收入在上海總體財政收入中僅占0.66%。而今年前5個月,上海的土地出讓收入已高達515億元。
重慶房產稅的模式是主要針對增量,同時對存量的別墅住宅征收,征收范圍包括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別墅);新購的高檔住房,以“超出價格”(超出上兩年商品住房相關均價2倍及以上)為標準,進行征稅等。
不宜照搬滬渝模式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下一輪房產稅試點城市組合將以“熱點城市和準備充分的二三線城市”為主。
有專家建議,其他城市不應照抄滬渝房產稅模式,滬渝房產稅的征稅面設計得太窄,應逐步適當擴大;稅率的制定要靈活,針對不同人群要制定差別比例稅率。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表示,房產稅要發(fā)揮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功能,如果稅率很低或不實行累進制,就無法有效發(fā)揮這種功能。房產稅應當規(guī)定人均住房消費免稅額,可因地、因時制宜允許存在適當差異。超過免稅面積一律征稅,但稅率可按人均超面積具體情況實現逐步累進制。
尹伯成認為,在房產稅運行初始階段,可采取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先增量而后存量”,但適當時候應當實現房產稅從“增量”征收向“存量”征收過渡。否則,這不僅不公平,也難以發(fā)揮征收房產稅為地方政府提供穩(wěn)定財政收入來源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