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信托年中發力 疑為緩沖第二波兌付洪峰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正如市場預計的那樣,房地產信托在蟄伏了兩年之后重出江湖,然而其回歸之強勢讓人在驚嘆之余,不免多了一分揣測。因為,2013年年中同時也是房地產信托兌付第二波洪峰來臨之際。房地產信托強勢…
正如市場預計的那樣,房地產信托在蟄伏了兩年之后重出江湖,然而其回歸之強勢讓人在驚嘆之余,不免多了一分揣測。因為,2013年年中同時也是房地產信托兌付第二波洪峰來臨之際。
房地產信托強勢回歸
房地產信托全面勝出出現在今年5月,距離“國五條”發布兩個月之后。
自2011年開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兩年的持續宏觀調控,連帶房地產信托融資需求也迅速降溫,房地產信托發行一度蟄伏。
今年2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五項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國五條”中被視為利好房地產開發的兩則,在之后的兩個月里被驗證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從而奠定了房地產信托恢復增長的基調。
根據用益信托研究室公布的集合信托月度數據顯示,今年4月,基礎產業信托、房地產信托以及工商企業信托產品三者之間成立規模相差并不大,分別位列成立規模前三位。當月共成立房地產信托61款,募集資金136.64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2.90%,成立規模占比與2012年持平。
在之后的5月里,房地產信托再度發力,當月共成立58款產品,募集資金166.20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32.46%。相比工商企業信托、基礎產業信托占比高出10個百分點,在預期收益率上也僅次于基礎產業信托0.07個百分點。
“信托融資好比沖浪”
從6月最新一周的數據來看,成立規模最大依然是房地產信托,且規模占比有放大的趨勢。當周共成立14款房地產信托產品,募集資金52.01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43.3%。雖然在產品數量上不占優勢,但成立規模卻超過了總規模的四成。
房地產信托如此強勢的回歸姿態,除了與房地產市場復蘇預期增強密切相關外,也與房地產信托第二波兌付高峰來臨在時點上高度契合。根據中金公司預計,2013年預計到期房地產信托規模為2816億元,本息合計總還款額約為3100億元,峰值出現在2013年年中。
對于資金壓力相對較大的中小型房地產開發商來說,信托融資雖然成本更高,但操作便捷,是資本市場與銀行信貸渠道受限背景下的不二選擇。一頭是兌付壓頂,一頭是市場回暖,正是這樣的環境助推了房地產開發商奮力一搏的心態,也促使更多的中小房地產商頻繁通過信托渠道融資。
一西部信托公司副總這樣描繪,“地產商通過信托融資就好比沖浪,融得了資金,抓得住時機就能順勢而上,在行業里站住腳。這個行業來的人很多,走的人更多,沒有誰是永遠的王者,每一次契機都必須抓住”。
從上證報此前對房地產信托的報道中可以發現,不少信托公司早已開始布局房地產信托,有老牌的中融信托、中信信托,也有后來者中誠信托、重慶信托等。“市場在做多房地產信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釋了兌付風險,解決了地產商的流動性問題,也就是解決了房地產信托的流動性風險”,一大型信托公司信托部門負責人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