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獲準探索集體建設用地作價入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國土資源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示范省建設會議上獲悉,國土資源部已正式批復《廣東省深入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示范省建設工作方案》。這份《方案》…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國土資源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示范省建設會議上獲悉,國土資源部已正式批復《廣東省深入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示范省建設工作方案》。這份《方案》再次給予了廣東一批在土地管理利用方面的先行先試權,并設定《方案》目標年為2020年。國土資源部在批復中要求廣東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充分發揮先行先試作用,為全國提供示范和借鑒。
可探索宅基地退出機制
國土資源部在批復中要求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加強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建設。
對國有土地,廣東將先行先試深化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擴大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探索建立經營性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用地有償使用制度。
對集體土地,《方案》要求廣東探索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實現的形式和途徑。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以土地使用權聯營、入股等形式興辦企業和參與經營性基礎設施運營,同時探索作價入股的方式和收益分配辦法,做好入股土地的確權登記辦證。
在宅基地方面,《方案》提出探索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保護農民土地合法權益。一方面保障符合規劃、一戶一宅和標準控制的農民建房用地;另一方面探索宅基地退出機制,健全農民退出宅基地的經濟補償和權益保障政策。
允許廣東繼續深化“三舊”改造
2008年,國土資源部和廣東省決定聯手共建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范省以來,“三舊”改造一直是一大焦點。
按照最初的方案,“三舊”改造的政策適用時間是3年,到去年底已到期。但《方案》正式明確允許廣東繼續深化“三舊”改造,并創新“三舊”改造實施模式。《方案》特別提到,要進一步規范“三舊”改造項目的供地方式,建立批后跟蹤機制;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通過稅費調節等手段,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
2012年,廣東已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基本農田保護經濟補償制度,這一做法直接增加了耕地保護和基本農田保護重點地區的經濟收入,提高了農村集體和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此《方案》明確,全面建立并不斷完善耕地保護經濟補償機制,調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也就是說,未來不僅是基本農田,其他耕地的保護也可能獲得財政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