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樓盤“曲線漲價”6月將迎供應高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我們這一期開盤的均價是2.2萬元,如果等到下次開盤,肯定要到2.5萬左右。”昨日(5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北京市通州區金隅花石匠項目的售樓處現場聽到了這樣的話。銷售人員所說的…
“我們這一期開盤的均價是2.2萬元,如果等到下次開盤,肯定要到2.5萬左右。”昨日(5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北京市通州區金隅花石匠項目的售樓處現場聽到了這樣的話。銷售人員所說的“房價還會一直漲”的預期似乎與當前“限價令”的背景格格不入。
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共有5個項目開盤入市,大多集中在大興、房山、通州等區域。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其中部分項目并未受到限購政策的影響,究其原因,除了個別項目是之前突擊拿到了預售許可證之外,還有一些項目則通過現房、精裝房等其他類型的產品,實現了價格的“曲線上漲”。
開發商逃開限價令/
“周六開盤當天,我們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當天成交了差不多近一半的房源。”金隅花石匠項目的銷售人員李毅(化名)對記者說。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購房者身份來到通州區金隅花石匠項目售樓處,從其銷控表來看,新開盤的這棟樓位置較好的樓層幾乎都已被選定!笆O碌22號樓,具體什么時間開還沒定,短的話一個月左右,長的話就要到下半年。”李毅說。李毅告訴記者,目前23號樓的銷售均價是2.2萬~2.3萬之間,等到下期開盤,漲幅則在2000元~3000元左右。
按照目前“限價令”的要求,新推樓盤的后期與前期價格相比,不能出現明顯漲幅,否則無法取得預售許可證,那金隅花石匠項目為何在漲價方面顯得“并不受控”。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發現,目前在售的23號樓,擬售均價為22219元/平方米,開盤時間為2010年1月28日,顯然,該樓盤并未按照規定時間如期開盤。實際是在2010年11月28日就已經拿到了預售許可證。按照當時信息,同期共有22棟樓拿到預售許可,但目前還有包括22號樓在內的多個樓棟并未公開銷售。
“只能說是開發商‘深謀遠慮’,也正是這樣,使其避開了限購令的影響!币晃徊辉妇呙姆治鋈耸肯颉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咧赋。
同樣趕巧的還有剛剛開盤的華潤公元九里項目。據項目銷售人員所言,本期開盤均價是每平方米4萬元,由于是準現房,今年底就能實現入住。該項目去年售價則在2.3萬元/平方米~2.7萬元/平方米不等。
“華潤這一期拿的是現房銷售許可證,而且是在3月25日拿到的,所以沒有受到限價令的影響!鄙鲜龇治鋈耸繉τ浾哒f,“此前,樓盤可以通過預售轉現房謀求漲價!比欢,也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由于華潤此次推出的產品是花園洋房,有別于之前的產品,價格自然有所上調。
雖然并不是所有樓盤都如華潤公元九里這樣“幸運”,但可以看到的現狀是,更多的開發商在謀求通過現房、精裝修等一系列措施實現“曲線漲價”。
目前定價更加謹慎/
目前,單從金隅花石匠項目的銷售均價來看,符合其周邊項目的價格水平。但如果對比其2010年取得預售許可證的擬售價格與簽約價格,卻能看出端倪。
“之前,通州房價一度飆升到2萬5、6,所以當時很多項目拿的預售價格都在2萬以上。”上述分析人士說。相比金隅花石匠2.2萬~2.5萬元/平方米不等的擬售均價來說,其成交價格卻近腰斬,僅為13908元/平方米。
“其實建委重點把控的就是簽約均價!北本┮晃环科笕耸繉Α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哒f。在項目的報批過程中,開發商共有兩個價格,一個為擬售價格,另一個則是成交價格,而根據以往的慣例,擬售價格都要高于成交價格。
“現在也如此,開發商的擬售價格只要與前一期持平,只要其成交均價不超過建委設置的紅線,就能報批。這實際已經給其留下了一定的漲價空間,只不過比之前小了一些!币晃唤咏本┦凶〗ㄎ姆治鋈耸肯蛴浾咄嘎。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告訴記者,目前項目定價更加謹慎,6月預計入市的31個項目當中僅有13個項目公布了預售價格,而多數項目尚處于待定狀態,即使是已公布價格的13個項目也多表示要以最終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價格為準。
精裝與現房入市增多/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北京預計有31個項目開盤入市,其中包括15個純新盤和16個老項目后期。
“相比4月、5月,6月份項目入市積極性有所提高!比螁Ⅵ胃嬖V《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限價令”的實施短期內抑制了項目的入市意愿,使得4月、5月市場供應一落千丈,而經過兩個月的調整,一方面房企已經逐漸明確了應對“限價令”的策略;另一方面充足的市場需求也吸引著以“快銷”為目的的房企不斷入市。因此自6月份開始預計市場供應情況將逐漸出現轉機。
“開發商心理漸現松動,部分項目開始調整預期、加速推盤,成為市場供應逐漸增多的主要因素。”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隨著限價令執行時間越來越長,漸有常態化趨勢,價格管控已成必然,開發商心態分化也逐漸加劇,部分項目由于久未推盤,即將面臨上半年業績壓力,不得不適當降低市場預期,“平價走量”謀求實現銷售業績,回籠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6月預計入市的樓盤項目當中,精裝修和現房產品的比重明顯增加!霸31個6月計劃入市項目中有14個項目為精裝修或現房產品,在23個6月計劃入市的普通住宅項目當中,精裝或現房的比重更是高達57%,而在純新盤的普宅項目當中,精裝修或新房的比重更是高達63%,”任啟鑫告訴記者。
“精裝修與現房產品明顯增多,很大程度上是開發企業為‘抵御’房地產市場調控所采取的應對策略!比螁Ⅵ伪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