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一體化 大交通格局初成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京廣高鐵通車、廣河高速建成、粵港澳公交一卡通、珠三角九市實現年票互認……《珠三角規劃綱要》實施4年來,一體化的區域大交通格局初成,并繼續以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疾速…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京廣高鐵通車、廣河高速建成、粵港澳公交一卡通、珠三角九市實現年票互認……《珠三角規劃綱要》實施4年來,一體化的區域大交通格局初成,并繼續以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疾速向前。
交通一體化的巨大成就,僅僅是珠三角一體化“四年大發展”進程的縮影。教育、通信、社保醫保、金融服務、城鄉規劃……4年來,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順利實現良好開局,城鄉規劃一體化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成效顯著。
珠三角城軌實現大發展
作為全國的經濟核心之一,珠三角鐵路建設一直落后,而武廣高鐵、京廣高鐵的通車,意味著廣東的鐵路不僅實現了北上對接,而且正在東進延伸,并將珠三角對外擴展,以求更大的開拓發展。
而縱貫延伸的城軌,也在改變珠三角傳統的交通格局。2011年1月7日,廣東省內第一條城際軌道———廣珠城際廣州至珠海北段正式開通,從而使得廣州與珠海、中山、江門等地“1小時生活圈”真正形成。
而廣珠城軌只是廣東城軌大建設的開始。記者獲悉,目前廣東省內分別有穗莞深、莞惠和廣佛肇等3條城軌在建,按照省發改委要求,今年年內省內還將有5個城軌項目開工,分別是廣清線廣州北至清遠段、佛山西至廣州南段、穗莞深線新塘至洪梅段、長安金沙至深圳機場段、佛莞線廣州南至望洪段。對此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廣東省內軌道交通建設最終的目標是通過軌道交通的聯接,實現珠三角九城與清遠成為“1小時生活圈”。
珠三角高速路達3310公里
高鐵的擴張只是其中一面,高速路的擴展將珠三角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廣河高速、廣珠西線高速、博深高速見證了珠三角區域高速公路的大發展,2008年珠綱要實施前,珠三角區域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為2100公里,而目前此一數據已突破3310公里,并使得珠三角核心區域以高達9.09公里/百平方公里的高速公路密度,躍居世界前列。
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目前廣東在建的31個高速公路項目約2000公里高速公路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并基本形成以珠三角核心區為中心向外輻射的高速公路網絡,預計未來珠三角區域與陸路相鄰各省區,將各均有2條以上高速公路進出省區通道,從而使得珠三角可以實現從陸路快速進出省區連通。
而經過四年努力,珠三角區域內高快速路的“斷頭路”、“瓶頸路”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先后打通了莞深三期、惠深沿海高速惠州段、廣肇高速二期、G324廣州龍洞段等國省干線“瓶頸路”的改造,全面完成了“四年大發展”目標,使得珠三角高速公路的內通外聯得以有效提升。
珠三角九市年票互認
相對于高鐵與高速公路的縱貫延伸,四年來公交一卡通在珠三角區域內的推廣使用,則讓老百姓有了更多一體互聯的感覺。揣一張嶺南通,不僅可以走遍珠三角,還可以到香港刷卡坐車購物。
實際上,嶺南通從4月22日開始,還實現在澳門地區的使用。到今年年底,嶺南通也將實現在省內21個地市通行使用,使其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應用最廣的公交一卡通系統。
公交一卡通的同時,珠三角區域內的運輸一體化進程也在持續加速,坐車也更加便利。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珠三角地區共開通了72條跨市公交化班車;截至今年年初,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共開通14條機場快線,實現機場客運專線基本覆蓋珠三角,并輻射粵東西北地區。
公共交通實現大發展,對私家車主的優惠也顯而易見。今年1月1日開始,珠三角9市全面推行了年票互認,從此車主去往珠三角區域內任何一個城市的普通公路,都不用再交過路費了。
珠三角高速公路建設示意圖
城鄉規劃一體化
2008年以來,珠三角地區不斷轉變城鄉發展模式,統籌城鄉與區域發展、加強規劃協調,城市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截至2012年底,珠三角地區城鎮化率達8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居全國前列。
珠三角地區城鎮化率83.8%
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
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規劃實施工作扎實推進,取得重大進展。2008-2012年,全省財政民生投入累計達17103億元,年投入占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從53.06%提高到了65.84%。
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65.84%
產業布局一體化
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突出,“深莞惠”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上升到78%左右,珠江西岸電氣機械產業優勢更加明顯,“廣佛肇”汽車產業總產值占全省比重上升到85%左右。珠江東西兩岸凸顯了錯位發展。經濟圈產業協作取得積極進展,廣佛肇經濟合作區、翠山湖新區順德工業園等跨市、跨經濟圈的產業園區啟動建設。
“廣佛肇”汽車產業總產值占全省比重上升到85%
通信一體化
廣佛肇、珠中江經濟圈均實現通信一體化,預計每年分別節省通信費用6.9億元和2.87億元。珠中江、廣佛肇、深莞惠經濟圈先后實現通信資費一體化,每年節約通信費用約17億元。
金融服務一體化
廣佛兩地有19家商業銀行免收行內匯兌和存取款手續費,9家股份制銀行實現跨行通存通兌;洶慕鹑贗C卡在珠海、中山、澳門實現互通互用。
社保醫保一體化
珠三角地區全面實現養老保險關系省內無障礙轉移;基本實現區域內公共就業服務待遇順暢流轉等。廣佛肇地區養老保險和流動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實現無障礙轉移,參保人醫療費用可在推行指定醫院進行直接結算。珠中江地區實現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關系在區域內無障礙轉移和住房公積金異地購房互貸。深莞惠經濟圈全面實現醫保異地結算。
教育一體化
深莞惠
深莞惠地區推進基礎教育資源互通,符合條件的東莞惠州兩市學生,可報名認讀深圳中小學,每年均有2萬多名東莞、惠州戶籍學生就讀深圳中小學;惠州、東莞對其它兩市戶籍學生安排就近接受義務教育。
廣佛肇
三市均允許在兄弟市就讀的戶籍初中畢業生報考本地省一級高中,三市戶籍教師資質互認已實現。廣佛肇經濟圈2010年起啟動重點中等職業學;フ泄ぷ,三市每年分別選定2-5間中職學校,拿出100個名額面向其他兩市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