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5月開工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中簡稱“可研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石市軌道交通工程進入了全面建設階段。昨日,市軌道辦召開新聞通氣會,石市軌道交通1號…
隨著《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中簡稱“可研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石市軌道交通工程進入了全面建設階段。昨日,市軌道辦召開新聞通氣會,石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將于5月開工。
1號線長約23.9公里,設20個站
“可研報告批復后,1號線一期工程就將進入建設階段。”市軌道辦副主任郭京晶表示,石市計劃5月啟動1號線一期工程,首批開工站點包括12個車站和兩個區間,主要站點有西王站、烈士陵園站、中山廣場站、省博物館站、體育場站、談固站等。首先將進行管線改遷,管線改遷完畢后,才能進場施工。
據介紹,1號線一期工程為石市軌道交通東西向的骨干線,線路西起西王,沿中山路向東,穿過現狀京珠高速公路后,轉向南至長江大道,之后沿長江大道向東至秦嶺大街向北,到達終點東兆通站。全長約23.9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站20個,平均站間距1.215公里。這20個站點(從西至東)分別是西王站、時光街站、長城橋站、和平醫院站、烈士陵園站、中山廣場站、解放廣場站、平安大街站、人民廣場站、省博物館站、體育場站、北宋站、談固站、朝暉橋站、白佛站、留村站、火炬廣場站、石家莊火車站東站、東杜莊站、南村站。
在西三環與中山西路交叉口東北角設張營停車場,在石黃高速以南與秦嶺大街以西設東兆通綜合維修基地,同時還將建設一座軌道交通指揮中心。
車型
選用A型車,一列車可載客1590人
“目前,國內的軌道交通車輛一般都采用兩種車型,分別是A型車和B型車。經過綜合考慮,石市軌道交通車輛將采用6輛編組的A型車(即車廂有6節)。最高運行速度達到80公里/小時,按總體設計專家意見旅行速度取值35公里/小時。”郭京晶表示,經過論證,A型車更能適應城市的發展需要,并能滿足乘客的舒適度需求。因為A型車具有載客量大、功能先進、運行可靠等特點,可以解決加掛車廂過多帶來的諸多難題,有效緩解軌道交通運輸壓力。
“按照可研報告批復情況,石家莊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車輛車型采用A6編組,推薦車廂站立人數按5人/平方米的標準進行列車運能設計,較為舒適。”郭京晶說,A型車:單車長22.8米,寬3米,高3.8米。而B型車:單車長19米,寬2.8米,高3.8米。很明顯A型車的載客量要明顯大于B型車,A6編組一列車可載客1590人,而B7編組一列車才載客1470人。
施工
改遷管線移栽樹木,施工時不斷交
“由于1號線一期工程沿中山路敷設,而中山路又是省會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之一。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將采用不斷交施工。”郭京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軌道交通的施工肯定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前期的管線改遷、交通導改以及站位上涉及的樹木都需要進行遷移。
為此,石市專門成立了交通疏導領導小組,由市軌道辦牽頭,市交管局、規劃局、建設局、城管委等多部門為組織成員。在這些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交通組織方案已經完成,下一步經過論證后,報請市政府批準后執行。1號線一期工程施工范圍內的沿線交通,將重點解決公交、沿途單位、機關、醫院等部門的通行,其次保證開工后不斷交施工。屆時,中山路部分路段將由現行的雙向6車道改為雙向4車道,局部雙向2車道。同時,1號線一期工程沿線周邊道路能打通拓寬的盡快進行打通拓寬。另外,交管部門也會組織沿線周邊道路的交通方案。
人民廣場站和中山廣場站蓋挖施工
“在施工中,為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車站除大部分采用明挖外,交通流量最大的人民廣場站和中山廣場站都采用蓋挖法,而區間將主要采用盾構法和礦山法。”郭京晶表示。
所謂蓋挖法是當地下工程需要穿越公路、建筑等障礙物而采取的新型工程施工方法。是由地面向下開挖至一定深度后,將頂部封閉,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閉的頂蓋下進行施工。在城市繁忙地帶修建地鐵車站時,交通不能中斷,且需要確保一定交通流量要求時,一般會選用蓋挖法。
所謂盾構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種全機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將盾構機械在地下推進,通過盾構外殼和管片支撐四周圍巖防止發生隧道內坍塌,同時在開挖面前方用切削裝置進行土體開挖,通過出土機械運出洞外,靠千斤頂在后部加壓頂進,并拼裝預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結構的一種機械化施工方法。
所謂礦山法指的是用開挖地下坑道的作業方式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是按分部順序采取分割式一塊一塊地開挖,并要求邊挖邊支撐以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