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控房價政策將繼續使用并加大力度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表示,機構改革不會改變鐵道部原貸款或債券信用狀況全國政協副主席、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數量上來看,今年定13%左右的…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表示,機構改革不會改變鐵道部原貸款或債券信用狀況
全國政協副主席、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數量上來看,今年定13%左右的廣義貨幣M2供應量預期增長目標,如果與去年和前年實際實現的數字相比,應該是趨于更緊一點,這表明要強調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當前的提法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也就是比較中性的取向。
在被問到如何運用貨幣政策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問題時,周小川說,貨幣政策主要是管理總需求,總需求過多會導致物價和資產價格上漲,但價格上漲往往是不同步的,所以央行主要是根據物價指數來調整貨幣政策。中國調控房價使用的是結構性政策,包括首付比例、房貸利率和針對房地產的一些價格調控措施,這些措施還會繼續使用,有的還會繼續加大力度。
對于有關中國M2數量過于龐大及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過高的問題,周小川回應稱,中國的這一比例不是最高的,日本和其他一些國家高過中國,但這些國家也不見得會產生很高的通脹,日本迄今還在力求走出通縮。“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很多復雜的因素,通常儲蓄率高的國家M2也比較高。中國的儲蓄率在全球來看相對較高,本來亞洲的儲蓄率就高,而中國在亞洲國家中也是高的。”周小川說,如果今后能夠將M2的增長率控制在合適的水平,就不會導致突發性的物價上漲,因此,M2總量和“堰塞湖”不是一回事。
周小川說,今年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達到3.2%,高于預期,這表明通貨膨脹需要高度警惕,央行歷來高度重視消費物價指數,將通過貨幣政策等措施穩定物價和通貨膨脹預期。他也指出,中央銀行建議除了用CPI的同比數據以外,還要注意觀察環比數據,同比的物價指數受到上年基數的影響,上年的基數如果不平穩,今年這個數字的變化就會比較大。
對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周小川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應該量化分析,既不要低估風險也不能高估。大約20%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項目可能是公益性的,本身沒有收入來源,要靠地方財政運用未來的其他收入綜合進行償還。這部分平臺貸款是大家比較重視的,也是容易出風險的,涉及地方政府做的有些擔保或者保證是否恰當的問題。
他認為,要看到中國在城鎮化進程中,有一些地方政府應該做的事沒有合適的融資渠道,金融市場應該考慮通過改革引進新的金融工具,通過規則的制定和調整來使得一些有綜合收益或者有社會效益的項目融資能夠獲得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的支持。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記者會上表示,原來由商業銀行向鐵道部發放的貸款以及鐵道部發行的債券,鐵道部下屬企業從商業銀行拿到的貸款都由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繼承。國家對鐵道部原來貸款或債券等各項支持措施和支持政策不變,所以說商業銀行對鐵路總公司的貸款,各類機構投資者持有的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券不會因為鐵道部的改革而改變信用狀況,下一步國家將會采取綜合性的措施支持鐵路建設、支持鐵路的投資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