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樓市銀十完美收官 商品房成交“四連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濟南日報報道,房地產行業的傳統銷售旺季銀十落幕,從統計數據來看,濟南樓市表現堪稱完美:供需兩旺,成交量穩步上揚,房價走勢平穩。在開發商大力促銷及公積金貸款新規等多重因素影響下,…
據濟南日報報道,房地產行業的傳統銷售旺季“銀十”落幕,從統計數據來看,濟南樓市表現堪稱完美:供需兩旺,成交量穩步上揚,房價走勢平穩。在開發商大力促銷及公積金貸款新規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大量剛需族出手購房,房企的庫存也在快速消化。
展望今年最后兩個月的市場行情,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金九銀十”的良好表現,為后市作了很好的鋪墊,預計樓市或呈現“穩中求進”態勢。
商品房成交“四連漲”
“銀十”已結束,回顧濟南樓市可發現,商品房成交量一路走高。首周,受中秋和國慶長假影響,成交慘不忍睹;接下來的兩周,成交量持續上升,很快恢復到9月旺季的水平;最后一周,更是創下成交2058套的好成績,讓這個“銀十”顯得成色很足。
搜房網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22日-28日,濟南樓市共成交商品房2058套,相比前一周的1748套增加310套。其中,住宅共成交1250套,環比增加125套;辦公寫字樓成交29套,環比增加12套;商業用房成交22套,環比減少33套;車庫成交59套,環比增加32套;儲藏室成交601套,環比增加184套;廠房成交4套,環比增加4套;公寓類產品成交27套,環比增加15套;其他類商品房共成交66套,環比減少19套。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周監測的40個城市中,28個城市周均成交同比增長,福州、長沙、南昌、溫州、包頭增幅超過100%,其中長沙增幅最大,達到283.46%。重點城市中,天津、成都周均成交同比小幅下跌,其余城市皆上漲,其中南京漲幅最大,達到66.02%。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在住宅市場成交回升的影響下,部分房企如中海、保利及招商等已完成年度銷售計劃,而其他年度銷售計劃完成不太理想的房企或將展開年底的沖刺,如萬科在昆明針對四大項目已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促銷活動。如此情況下,商品房成交量穩步上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預計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這股勢頭還將持續。
樓市仍靠剛需支撐
“就目前置業者類型來看,剛需仍然是市場主流。”西部一樓盤的營銷負責人稱,目前支撐市場成交的,剛需還是主力軍。
業內人士表示,在調控政策從嚴的環境下,中長期內,剛需仍將是購房主力。目前濟南市場上的剛需購房群體主要包括為結婚買婚房的人,來濟工作想在此買房落腳的人,以及同兒女一起居住想有自己空間的老年人等,他們對房子的需求急迫,當房價調整到可承受的范圍內時,便會快速入市。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這部分剛需族在樓盤選擇上也有明顯的傾向性,更青睞低總價、地段相對較好的中小戶型。來自各大樓盤銷售部的消息稱,不少購房仍傾向選擇面積在70-100平方米的低總價房源。
此外,濟南住房公積金貸款新規,也是促使部分剛需人群加快入市步伐的一大原因。按照規定,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到20%,90平方米以上的仍為30%。這無疑是利好了9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多數開發商也看好這點,開盤時首推中小戶型,力求抓住剛需族的心。
大型房企后市發力
樓市的好行情延續至今,業內已就市場整體回暖達成共識。而且,大型房企普遍改變了年初的謹慎態度,對后市有了充足的信心,其突出表現便是從三季度開始,在重點城市頻頻拿地。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截至10月29日,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沈陽、武漢在內的全國10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成交規劃建筑面積為1510萬平方米,總土地出讓金達到406億元。其中,住宅用地土地出讓金高達326億元,基本與9月持平。
專家分析說,年底地方政府推地積極性明顯增加,住宅土地成為主要供應對象。同時隨著銷售狀況的好轉,企業去庫存也接近尾聲;開發商對土地的需求有所上升,部分開發商年底拿地也開始進入沖刺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近期土地的成交。
記者注意到一個現象:近期頻頻拿地的,都是房企龍頭。資金和土地被認為是房企后續發力的重要保證,在今年二三季度的拿地潮中,一些大型房企已獲得較多的土地儲備,成為下一輪的擴張資本。分析人士認為,房企在本輪融資和拿地中的表現,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后的競爭格局,在下一輪的市場份額中,大型房企的競爭態勢勢必會改變。同時,隨著一些房企出售項目求生甚至被淘汰出局,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加強。
張大偉預計,未來房企融資和拿地的嘗試還將繼續,這不僅是市場預期升溫的體現,還將有助于樓市逐漸從低迷中走出。
購房者信心指數提升
隨著市場的整體回暖,不僅僅是房企,購房者的信心指數也在提升。
世聯地產市場研究部的調研顯示,三季度世聯購房者信心指數為56.6,較上季度提升1.4,處于2011年“國八條”政策頒布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接近一半(46.5%)的購房者預期未來成交量將會繼續上漲;與上半年相比,超六成購房者認為周邊樓盤有不同程度的漲價行為,這進一步鞏固了購房者的漲價預期。
對于由此引起的樓市表現,世聯地產分析認為,在四季度的資金面可能要好于三季度、市場產品結構仍以剛需為主以及購房者信心持續向好等因素的刺激下,四季度的成交量表現看好,或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但上漲幅度有限。
房價方面,專家預計接下來的兩個月將維持目前走勢,難有大的漲幅。究其原因,一方面,從現在的調控效果來看,房價基本上趨于穩定,一些地方因為地段不同或者戶型設計以及裝修程度不同出現了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上房價基本上穩定下來了,高層也注意到這點,會持續調控不放松;另一方面,剛需市場決定了合理定價對需求端的刺激作用巨大,市場依然需要主流開發商采取“平價上量”的策略,房企不會也不敢大幅提升房價。